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精準扶貧下的強化審計監督措施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我黨和政府大力提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情況下,對貧困地區脫貧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政策意見,意在通過切實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來逐漸改變貧困地區的貧困局面。而要想使扶貧工作能夠“精準”地進行,審計監督工作的有效落實是必不可少的,能夠通過一系列的審計監督工作,使扶持資金用在實處,盡可能地提高扶貧資金的利用率,為改變貧困區的貧困面貌創造條件?;诖?,文章參考相關資料著重分析和探討精準扶貧的背景下如何強化審計監督工作,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精準扶貧;審計監督;強化
1精準扶貧概述
消除貧富差距,改善國民生活,實現共同富裕,以上三個目標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訴求,也是我黨長久以來一直鍥而不舍奮斗的目標。而現階段的貧困區調查,確定我國貧困率在30%,這就意味著精準扶貧任道而重遠。但是為了能夠讓我國貧困區的貧困戶早日實現物質和精神上的脫貧,黨中央應當貫徹落實推進準扶貧政策,以便將扶持資金用到實處,逐步改善貧困面貌。當然,這一目的的實現,需要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強化審計監督,使之在事前、事中及事后均能充分發揮作用,為更好地落實精準扶貧工作創造條件。[1]在湘西考察時強調:“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睆膹V義上來講,精準扶貧是指通過系統性地考察貧困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對貧困戶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以便去除貧困人口的貧困烙印,真正在物質和精神上全面脫貧。而要想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政策,盡可能地改善貧困戶的貧困局面,審計監督的強化落實就顯得尤為必要。[2]
2我國貧困區的貧困特征分析
通過深入到貧困區對當地生產生活實際情況予以了解,確定貧困區的貧困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也就是貧困區多是地處偏遠的山區角落,當地的交通條件差、生產條件差,加之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當地經濟發展困難,如此惡性循環,致使貧困區的貧困程度較深,脫貧難度大。其二,貧困有較為明顯的地域性。根據調查,我國的大部分貧困人口都集中在條件較差、發展潛力不足,甚至不適宜居住的高海拔高山地區。當地人們進行農作物生產活動的可能性較低,很多時候都是刀耕火種現象,正因如此,當地經濟發展才深受阻礙,進而逐漸成為貧困區。其三,扶貧成果脆弱。為了改善貧困區貧困狀況,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我國政府加大了對貧困區的扶持,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以期通過多方努力改變現狀,促使貧困區一點點富起來。但在對貧困區進行扶持的過程中,因為自然災害及貧困戶自身抵抗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最終扶貧成果比較脆弱。
3精準扶貧背景下強化審計監督的有效措施
針對我國貧困區貧困程度較深的局面,應當通過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政策來逐步改變貧困戶的現狀,促使其逐漸富起來。而這一目的實現,需要有審計監督工作的支持。也就是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強化審計監督工作,使之能夠為精準扶貧提供依據,并且加強對精準扶貧的監督,以便提高人力物力財力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改變貧困區的貧困面貌。
3.1強化事前審計監督
(1)審核精準扶貧對象的資格,確保扶貧資金用到實處。對于廣大的貧困戶來說,扶貧資金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如何將扶持資金用到實處,用在真正需要的貧困戶身上,及時且有效地解決貧困問題是非常關鍵的。基于此,在具體進行精準扶貧工作之前,審計監督工作人員首先要嚴格審核精準扶貧的對象的資格,確保扶貧對象是真的非常困難,以避免資源浪費現象發生。而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審計監督人員能夠對貧困戶進行家庭走訪或者實地調查,獲取到真實可靠的貧困戶信息,從而建立完善的貧困戶檔案,為后續有效地展開精準扶貧工作創造條件。
(2)強化審計人員從業監督審查,凈化審計監督人員隊伍。審計這一行業,伴隨著監督與被監督的相關利益各方,難免會出現以權謀私、以假亂真的現象。如若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出現審計監督人員以權謀私、褻瀆職權等行為,不僅加劇了真正貧困戶的貧困程度,還阻礙了我國社會的發展。所以,為了凈化審計監督人員隊伍,還要在具體進行精準扶貧工作之前對審計人員的從業資格及工作實際情況進行嚴肅認真的監督和審查,如若發現違法亂紀的審計人員一定要果斷清除,避免給審計監督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3.2強化事中審計監督
(1)推進扶貧資金專項審計,保證扶貧資金精準使用。考慮到扶貧資金是貧困戶的救命錢,是扶貧工作的保證金,所以為了保證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還要加強扶貧資金專項審計,保證扶貧資金的精準使用。也就是在具體規劃落實貧困區改造項目上,審計人員一定要對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項目落實的可行性及其能夠創造的經濟效益,進而確定改造項目。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計算項目投入資金及資金分配使用情況等,保證各項資金合理應用,為改善當地貧困狀況而努力。
(2)跟蹤扶貧效果,推進扶貧作用精準體現。為了能夠高質高效地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審計監督人員還要跟蹤監督扶貧效果,也就是詳細調查扶貧改造項目落實情況,如特色產業發展狀況、生態環境改善情況、公路工程建設情況、危房改造情況等,及時發現改造項目落實后存在的問題,如資源浪費、廢物物品閑置等,以便相關負責人能夠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制定針對性的處理方案,切實有效地解決改造項目后的問題,從而使精準扶貧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3強化事后審計監督
(1)提高精準扶貧監管的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線是信息公開。而審計部門在完成貧困區精準扶貧之后將相關信息公布給公眾,一方面,能夠讓廣大人民群眾檢驗政府工作是否落到實處,真正解決農民貧困問題,讓貧困戶逐步脫離貧困。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到政府發展國家、服務國民的行動力,從而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相信政府、相信黨。為了真正做到這一點,在具體公布精準扶貧相關信息的過程中,首先是利用網絡的便捷性,獲取最新的精準扶貧成果,進而在官方網站上公布審計公告。在此基礎上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來規范審計工作,嚴格要求審計公開時間、審計公開時間、審計公開程序等,以便審計信息公開能夠標準化、規范化地落實,確保審計工作的公正性、獨立性。
(2)強化扶貧審計整改落實。盡管審計監督工作在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此項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給精準扶貧帶來一定負面影響。所以,為了改正審計監督工作的不足,使其他貧困區精準扶貧工作更好地展開,在事后還要認真分析審計監督工作實施實際情況,找出審計監督問題及原因,進而制定針對性的、可行的整改方案,以便在規定的時間內解決問題。
4結論
綜上所述,雖然貧困攻堅任務困難重重,但是能夠給我國廣大貧困戶帶來希望,所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而為了能夠切實有效地落實精準扶貧政策,使其扶貧作用能夠在貧困區真正顯現出來,逐步讓貧困戶脫離貧困,應當高度重視審計監督工作,做好精準扶貧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審計監督工作,以便更好輔助精準扶貧,將一系列的改造項目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杜永紅,史慧敏,石買紅.大數據背景下精準扶貧的審計監督全覆蓋研究[J].會計之友,2017(20):106-109.
[2]萬紅倩.精準扶貧背景下強化審計監督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2017(2):128.
作者:馬慶麗 單位:石家莊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