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不同層次醫學生統計軟件學習效果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層次醫學生統計分析軟件學習情況和教學影響因素,為提高教學效果提供理論依據。【方法】自行設計問卷,對某高校醫學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醫學統計軟件課程的認知、態度和行為,以及影響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用SAS9.4統計軟件進行統計描述和分析。【結果】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對醫學統計學軟件學習均表示有難度,但更多的研究生表示興趣濃,更多的本科生認為會對以后學習幫助大。本科生喜歡先復習再做作業,研究生則偏向邊看資料邊完成作業。研究生和本科生均認為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原因有:課程自身特點、課程安排、學生的行為、教師授課情況、學生的學習態度;僅在“是否需要課下做練習”方面存在差異。【結論】需要針對影響因素提出提高教學效果的對策: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教學方式多樣化,給本科生適當地增加真實世界的非典型案例,端正學生對醫學統計學的認識和態度,增加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
關鍵詞:本科;研究生;醫學統計學;教學效果;影響因素
醫學統計分析軟件及其應用是醫學生的一門極其重要的基礎課程,是科學研究和日常工作的工具課程。統計軟件可以實現統計數據的準確高效處理。課程中軟件分析技能的學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統計理論知識,還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統計學的能力和提高效果,更能提高學生在實踐中的靈活運用能力[1]。常見的專業統計軟件包括SAS、SPSS、STATA等,其中SAS與STATA均需要大量的編程,多為統計學專業人員采用。而SPSS最顯著的特點則是使用菜單和對話框操作方式,絕大多數操作過程僅靠鼠標擊鍵即可完成,易于操作,且輸出結果美觀,是非專業統計人員的首選統計軟件。一些醫學院校也越來越重視統計分析軟件的教學[1 ̄5]。單獨的醫學統計理論課程和醫學統計學軟件課程受課時所限往往理論講解不夠,不能很好地培養實際分析技能。因此,很多研究關注于提高統計學和統計軟件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改進教學方法。但這些研究多從教師的角度進行歸納總結,從學生的角度去了解現狀和探討促進教學質量的研究較少。而且本科生和研究生醫學基礎不同,學習優勢和劣勢各不相同,學習統計軟件的興趣和效率有所差異。為了補充這部分信息,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從教學對象(學生)的角度,分別對本科生和研究生醫學統計學軟件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統計軟件課的學習差異,找出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理論支持。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某醫學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為調查對象,本科生主要為臨床醫學,研究生專業涵蓋臨床、基礎、公共衛生等。調查時間為研究生一年級秋季學期,選修“SAS統計學軟件及其應用”課程時,授課方式為28學時(4學時/周)的聯席課和2學時的課程考試;本科生是二年級秋季學期,必修“醫學統計學”時,授課方式為39學時的理論課(3學時/周)和3學時的課程考試。
1.2調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方式,調查問卷為自行設計,內容包括:①學生的學號、性別、專業;②對醫學統計學的認知(4項)、態度(1項)和學習行為(3項);③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④對教學方法的意見和建議等。
1.3資料收集方法
在被調查的班級完成全部教學后,在教室內開展問卷調查。教師先講解問卷填寫規范,由學生自行填寫并當場交回。于考試結束后收集課程考試成績。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EpiData3.1軟件雙份錄入數據并校對。用均數±標準差對正態(近似正態)數據進行統計描述,用例數及百分比分別描述分類數據的分布情況。采用SAS9.4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基本情況
研究生中共發放13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3份,問卷回收率為100%;其中男生6名,占46.15%。本科生中共發放361份,有效問卷275份,有效率為76.18%;其中男生187名,占89.47%(66份未填)。本科生和研究生性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3)。
2.2學生對醫學統計學認知、態度和行為
在對今后的用處和對統計軟件的學習興趣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差異較大。本科生更多認為課程今后會用到很多,而研究生相對更多認為今后用處“很多”和“一般”。而興趣方面,研究生較多表示“興趣濃”,本科生很多表示“不知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3)。在統計相關課程的自評掌握程度方面,以及對統計軟件知識的難度判斷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934)。本科生作業習慣更偏向“先看書和PPT,然后再做,中途記不清的再翻書”;研究生則是偏向“邊看書和PPT邊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156)。見表1。
2.3學生學習效果影響因素
問卷調查發現,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原因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同,依次是:課程安排(學習期間是否有其他的課程沖突,課時少)、課堂實施效果(老師課堂講解是否重點突出)、例子與實際研究的貼近程度(實際應用例子比較少)、統計軟件課程的特點(編程語言難度,界面友好程度,SAS本身比較枯燥)、學習驅動性(和自己專業關系的密切程度)。學習習慣方面,研究生更多的表示需要課下做練習,與本科生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99)。見表2。
3討論
提高教學質量應該圍繞以學生為主體,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課程設置,端正學生對醫學統計學的認識和態度,通過提升醫學統計軟件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增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反映出的問題,有不同的應對措施:增強本科生的統計軟件學習興趣,提高研究生對統計軟件學習的認識。此次調查發現,30.77%的研究生不確定統計軟件對今后的工作有幫助,68.00%的本科生認為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它。而有研究表明,94.10%的醫學博士生認為醫學統計學的學習非常有必要[5]。這說明醫學生剛開始接觸新的課程時,持有比較積極的認知,實踐接觸機會的減少,認知會有所下降,再隨著臨床醫學的學習,會逐步體會到統計軟件的重要性[6 ̄7]。所以課程開設太早,與臨床實際科研和統計分析距離較長時間,學生的積極認知會有所消退。如果課程稍晚一點開設,學生還能深刻體會醫學統計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義,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對醫學統計學及統計分析的認識。所以本科生課程的開設時間可以稍微晚一些。另外,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課程設置方面需求比較一致,他們均表示課時數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醫學統計學主要難在統計方法的選擇方面,所以如果有足夠的課時數增加案例辨析、練習、講解等內容,會大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正確引導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根據自填調查問卷結果,本科生和研究生均認為統計相關課程相對較難。所以正確引導學生的認知,會引起學生的重視,積極學習。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會造成消極怠工情緒,反而形成負面影響。本科生和研究生對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認同一致,應多進行案例教學,針對課程枯燥的特點,多進行實踐和應用,引入例子。老師課前充分備課,保證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相結合,一方面能使理論記憶深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研究生更多地認為“課下需要多做練習”,提高實戰能力。教學經驗表明,課下多練習的學生的成績和掌握能力較好。所以教師應該多收集實際案例作業,并督促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可以考慮將案例討論情況作為最終的課程成績的一部分,從而鼓勵學生課后練習激發做練習的積極性。對于作業完成情況,積極給學生進行反饋,表揚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同時對易犯的錯例進行剖析。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學習行為上略有差異。本科生更喜歡先復習再做作業,研究生則喜歡一邊看書查資料,一邊做作業,這種情況很符合學生經歷的學習狀態。本科生的統計相關課程,知識較淺,例子比較典型,理論知識掌握后,可以獨立完成作業。而研究生課程略深,需要一定的擴充和較為廣泛的閱讀,才能較好地完成作業。雖然,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只有適合的,沒有一定正確的。但是這也提示老師,隨著科技的發展,本科生的教育也可以慢慢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增加真實世界中容易碰到的不典型案例,少量逐步加入教學,也可以結合小組合作學習(Team ̄BasedLearning,TBL)教學模式進行研究[8]。本次調查限于研究生和本科生上課人數,樣本量較小,后期還需要進一步增加研究生的調查對象,也可以增加后期考試成績和隨訪統計分析能力,與前期的行為習慣進行相關分析,為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提供教改思路。
參考文獻
[1]陳樹良.統計軟件課程建設思考[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6):134 ̄136.
[2]褚啟龍,張晶,邱明,等.高職醫學統計方法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基于SPSS軟件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2012(6):36 ̄38.
[3]湯在祥.醫學統計學SAS實驗課程相關教學問題探討[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5(2):83 ̄85.
[4]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數字出版中心.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推出網絡統計學精品課程[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2):142.
[5]莫傳偉,陳群,徐志偉,等.醫學研究生統計學課程中開展統計軟件實驗的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12):1614 ̄1615.
[6]史寶林.將SPSS軟件融入醫學統計學理論課教學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1(26):166 ̄167.
[7]顧群,楊鐘培,陳健.上海市黃浦區醫療衛生單位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J].上海預防醫學,2006,18(4):200 ̄201.
作者:何倩 吳騁 張新佶 趙艷芳 許金芳 王睿 郭曉晶 賀佳 單位:第二軍醫大學衛生勤務學系衛生統計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