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與突破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多元化的傳媒方式應運而生,為爭奪廣大市場,各種傳媒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漸漸促進了各大傳媒的逐步融合。記者作為傳媒不可或缺的組成因素,它的職能要求也隨著傳媒方式的逐漸融合也越來越高。將解析現階段各種傳媒的一些優弊端,為以后電視媒體的持久發展進行探究。
1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的新概念
當前,多元化的傳媒并立而存,不同的傳媒方式將信息以多方位、立體化的方式進行傳播。電視傳媒和其他新的媒介之間,雖然有許多不同之處,但是共同的利益讓他們的相互融合得到了加速,從而形成了新的電視新聞傳播概念,具體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新聞直播常態化。在如今高速運作的社會背景下,媒體傳播新聞的速率成為了媒介之間競爭的核心手段。只有媒體把所發生的新聞在第一時間把報道出去,才能吸引和抓住廣大觀眾。相較于其他傳媒方式,電視媒體以現場直播的方式,讓廣大觀眾有身臨現場了解新聞的感受。因此,未來的新聞報道,現場直播新聞的方式將會越來越普遍,現場直播新聞將會常態化。
1.2新聞媒介融合化。隨著新聞媒體的逐步融合,傳統的新聞媒介的運作方式被全新的媒體運作方式所改變。信息化的新聞技術平臺取代了傳統的新聞運作模式。多種新聞媒介的相互配合的新觀念使新聞播報的方式多樣化發展,并且呈現出全方位的播放態勢。
1.3資訊傳播國際化。在當代,由于通訊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即時信息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國家與國家,以及國家與地區之間的信息交流跨越了國家間的界限,實現了信息傳播的全球化。得益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聞傳播越來越沒有障礙,加之網絡微信等交流平臺的出現,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記者,世界進入了自媒體時代,人們可以相互間進行溝通和交流。電視新聞記者要與時俱進,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角色,以適應激烈的媒體市場的競爭。
2.1信息共享渠道受限。由于我國的傳媒行業起步較晚,目前的傳媒集團規模和影響力不是很大,只是在國內范圍比較具有優勢,通過國內各個省市地區的信息傳播,很快了解到國內的大小事件,但是對于國國際重大事件的報道,只能靠駐地記者趕赴新聞現場,在第一時間內獲取一手的資訊和信息,并通過新聞中心輻射整個國內媒體,但是對于那些沒有設立新聞駐地的區域,由于受到時空和人力物力的限制,及時的趕赴現場是不可能的。最好是與其他媒體記者進行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可以拓寬信息的渠道和來源。因此,作為電視新聞記者,人脈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2.2管理機制缺陷。從融合媒體的趨勢出發,雖然融合媒體的基本結構已經形成,但是只是初始階段,融合的深度還不夠。作為電視新聞記者,固定的生產新聞的思維模式已經根深蒂固,這種模式的變革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成的也是不尊重規律的表現。當前我國融合媒體的新聞生產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總是被動的參與到生產新聞的過程中,依然是做自己的老本行,這其實并沒有改變自己的角色,說明電視媒體的管理機制存在問題,應該從電視記者的實際出發,賦予他們更多的主動權,讓記者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3缺乏融媒體意識。由于當前傳媒業的發展,電視新聞記者已經成為了全媒體服務者,電視臺工作只是它們的部分工作,有時候還要從事廣播和網絡等大眾傳媒的工作。剛才在新聞現場忙忙碌碌,過一會兒可能就要轉戰廣播電臺和網站,因為這些行業都是相通的。在融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作為傳統電視新聞記者,要改變舊觀念,樹立融媒體的意識,擴大自己的業務和工作范圍,拓寬獲取信息和及時資訊的渠道,增強新聞的捕捉能力,不能錯過任何的訊息資源,這是當前電視新聞記者當務之急應該提高的能力。
3突破困境的策略
3.1積極調整心態,迎接時代挑戰。文化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新聞是政府宣傳的工具,在我國,由于人民當家作主地位的現狀,新聞的傳播應該代表人民群眾的意愿,新聞的發展應該限制在法律和社會道德的范圍內,在融媒體時代的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必須要調整心態,擺正自己的地位,正確面對媒體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發揮最為電視新聞記者的優勢,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迎難而上。認真分析網絡等新興媒體的優勢和局限性,不能閉門造車,也不能一味的融合而使自己的特色喪失殆盡,而要從新聞內容的實際出發,有選擇的與新興媒體合作,樹立自己的品牌。因此,調整心態,積極面對是非常重要的。
3.2提高職業能力,深化自我認知。工作效能感強可以促使從業者產生強烈的成就感,有利于從業者樹立較強的工作自信心,就是從認知層面對自己工作能力予以肯定,那么所形成的積極心態將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激發從業者不斷提高職業能力的意愿,由此就形成了良性心理循環,在面對新的傳播技術時,從業者會為了配合積極的工作狀態而努力學習新技能,所以電視新聞記者要將提高職業技能,深化自我認知作為一種職業興趣來培養。融媒體時代語境下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職業技術挑戰,也是新聞記者必須要完善的能力,不同的媒體平臺有著各自的技術支持,那么作為電視新聞記者,全面掌握、學習現代化新聞制播設備就顯得尤為關鍵和必要。
3.3規范職業行為,強化社會認可。客觀來講,電視新聞記者重塑職業認同的最終目標是回歸記者最真實的一面,強化社會責任感,在新聞報道中肩負起應有的時代擔當和社會職責,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為廣大受眾公平發聲,從新聞工作中強化社會認可。此外,電視新聞記者還要堅持新聞報道原則,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杜絕新聞黑洞,在復雜的媒介生態環境中以自身良好職業素養監督自身行為。這對電視新聞記者強化自我認知,充分實現個體價值,明確自身角色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新聞傳播的格局,迫使電視新聞的傳播必須要創新,也給電視新聞從業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作為電視新聞記者,要改變傳統的觀念,樹立融媒體的意識,提高自己的業務范圍,是使自己成為“多面手”,給自己的職業重新定位,換個角度來面對自己的職業,迎合未來新聞信息的傳播趨勢。
作者:馬杰 單位:惠民縣廣播電影電視局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