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戶家庭人力資本投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我國農村居民人力資本投資的障礙
近幾年來,農戶家庭對人力資本投資的力度不斷加大,但仍然不能滿足經濟發展要求。這主要是因為農戶家庭在人力資本投資面臨著諸多障礙。
1.難以承受高昂的人力資本投資成本
(1)教育成本不斷增大。首先從義務教育來看,從2001年開始實行的以縣為主的投入體制,本意在減輕農民負擔,但由于大部分縣級財政無力負擔義務教育的巨額經費,最終負擔的大頭還是落在了農民身上。2003年雖然取消了農業教育費附加,但農村家庭除了負擔子女的雜費和其他學校收費外,仍要負擔部分義務教育基建費和部分事業費。其次從高等教育看,隨著教育“產業化”的興起,高校收費連年攀高。
(2)農村勞動力轉移成本增大。2004年以來我國東南沿海以及北方一些發達地區的勞動力市場,紛紛出現農民工告急現象,從當年的“民工潮”一下演變成了“民工荒”,他們收人水平本身就低且多年不漲,不僅不能與城市居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卻還要被迫接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消費水平,以及對民工文化水平和操作技能的苛刻要求,顯然都造成了民工轉移直接成本的增大,也不得不迫使他們考慮外出務工的機會成本。
(3)不堪負重的醫療衛生費用。從醫療設施方面看,由于國家對農村公共衛生投資的嚴重不足,制約著農村醫療設施的發展,農民看病難依然是個普遍現象。再加上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設備簡陋、人員素質偏低,以及藥品價格增長過猛等因素,疾病已成為導致農民致貧的主要原因。
2.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相對低
收益率是影響主體投資行為的關鍵因素。當前農戶家庭人力資本投資就成本而言是相當高的。農村孩子接受教育時除了負擔直接成本外,還要承受相當高的機會成本,因為農村孩子達到一定年齡就可以幫助父母從事簡單的農活,或是外出打工賺錢,孩子在學校接受教育意味著這些收入的損失。就收益率而言,當前農民教育投資的農業收益率十分低下。在升學率低的情況下,農民寧可讓子女早日參加勞動,以學得一技之長。正規教育程度個人成本,在各種教育程度投資邊際收益率和成本規模共同作用下,中國城市地區居民家庭教育投資重點致力于初中教育的全面普及;而對于收人水平低的農村居民家庭而言,在進行高中、中專和初中教育投資時,關鍵還要考慮所放棄的勞動報酬,即機會成本。因此,農村地區居民家庭教育投資重點只能局限在小學教育,即人均教育年限只能在6年左右。
3.達到投資效果的希望太小
要有效激勵農村居民人力資本投資,必須要激起他們更多的希望。按照美國行為科學家弗魯姆(V.H.Vroom)提出的“期望理論”激勵模式。一個人從事某項活動的動力(激勵力)的大小,取決于兩項因素,即:激勵力=效價x期望值(效價表示人們從事該項活動所產生成果吸引力的大小;期望值是指人們對該項獲得預期成果的可能性大小。從投資效價來看,中國農民素有“望子成龍”的傳統思想,他們都知道子女一旦跳出“農門”,不僅在經濟上能得到回報,更可以光宗耀祖,滿足心理需求。但通過教育投資達到投資效果的希望太小,隨著國家就業制度的改革,現在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即使上了大學也可能是畢業即失業,這對一個費盡心血的農村居民來說,不僅不能帶來經濟上直接和間接的回報,反而會出現“讀書致貧”和“讀書返貧”現象,為此,不僅許多家長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資欲望弱化,很多學生自己也為此對學校教育缺乏信心而選擇輟學,盡早加入打工行列。長時間才能見到效益,所以,目前很多農民在進行提高生產率投資時,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的傾向,在提高勞動生產率方面的投資一般都不足,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本投資很少,甚至不投資。
(3)文化因素尤其是性別文化是影響農戶家庭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封建意識抑制了家庭對女性的人力資本投入。傳統性別文化對農戶家庭人力資本投資的制約表現為削弱了父母對女孩的人力資本投資。認為女孩子是別人家的人,猶如潑出去的水。讓女孩早日參加勞動,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可見,我國傳統性別文化在當前農戶家庭人力資本投資決策中仍發揮作用。
二、增強農村居民人力資本投資動力的對策
1.切實提高農村居民人力資本投資成本的負擔能力
能否有效地推動農戶家庭人力資本投資,提升農戶家庭人力資本存量,政府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在農戶家庭人力資本投資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對人力資本投資的財政投入,減輕農戶家庭在人力資本投資中的負擔。
(1)政府應盡快全面取消農業稅,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良品種,鼓勵農民舉辦各種副業,使農民的收人水平得以提高。只有農民的收人提高了,農民才有可能對自己和子女進行教育等方面的人力資本投資。
(2)國家財政對農村的投人,應優先投資于教育,包括基礎教育投資、在職學習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實行義務教育免費制,盡快免除農村基礎教育的各項費用,對自覺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勞動者,國家可以直接進行生活補貼。加強對農村醫療衛生設施的投入力度,通過這些增收減負的措施,切實提高農村居民人力資本投資成本的負擔能力。
(3)構建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當前迫切的任務是盡快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增加對農村醫療衛生設施投資,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等。使醫療費用能夠控制在農民的支付能力以內,從而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得性,促進人力資本的投資。
2.注重對農村人才的選拔與使用,提高農民投資積極性
打破身份壁壘,拓寬選人用人的視野和渠道,有效發展、使用這些農民人才,國家、個人為培養這些人才所做出的大量投人就不能得到預期的效益,也是對人才資源的浪費。因此,地方各級政府應該高度重視對農村人才的就地選拔與使用工作,在實踐中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等用人原則,使農村人才也能得到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以提高農村居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積極性。
(1)優先聘為基層干部。國家應統一制訂切實可行的關于農村優秀鄉土人才選拔管理辦法,加強對農村一線種植、養殖、加工、建筑等行業成績顯著,技術拔尖的能工巧匠或能手的動態管理,對有特殊才能、突出貢獻的鄉土人才,通過培訓、考核后擇優聘用為基層干部或擔任農業技術員。(3)大力開展大學生支農活動,可以規定對在支農活動中表現較好或達到一定服務年限的大學生,可以直接轉為公務員。對于農村籍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應在經濟待遇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將他們吸引回農村工作或創業,優先充實到教學、農技和基層管理崗位。
3.通過發展農村個人消費信貸,促進農村居民進行不受家庭初始資源約束的人力資本投資
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在制度、生產和市場等方面還相當落后,農村沒有完全融入現代市場經濟,形成了農村與城市在制度、市場和人力資本構成方面的不對稱。由于這些方面的不對稱,所以農村經濟缺乏產品、勞動和金融三個市場,技術(包括所帶動的資本項目)和人力資本等生產要素不能在農村充分流動和有效配置,因此,也就不可能實現它們在一般市場中的最大價值和效用,嚴重影響了農村人口教育投人的積極性和可能性。發展農村個人消費信貸是農村地區居民充分享受發展機會和實現消費效用最大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通過發展農村個人消費信貸,可以促進農村居民進行不受家庭初始資源的察賦約束的人力資本投資,以實現廣大農民對未來收人預期的需要。
4.消除各種限制農民工轉移的障礙,促進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地轉移
改革戶籍制度,實現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農戶家庭人力資本投資的必然要求。戶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標應是將以社會身份和出生地作為劃分人口類型的傳統戶籍制度,改造為以職業和居住地作為劃分人口類型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它不是一種旨在控制人口遷移的行為,而是主要發揮人口登記、人口調查、維護社會秩序等服務功能。這種戶籍制度不是靠硬性的行政管理、政治動員,而是靠有效的經濟手段去引導,靠規范的法律來保障農民的合法遷移。其核心是承認已經有固定職業和穩定收入的進城農民的社會地位,保障其擁有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就業、子女入學、居住、社會養老、醫療等待遇,盡量減少他們在外務工的風險和社會成本付出。各級政府應樹立城鄉一體的觀念,建立健全勞動力市場和規范的用工制度,廢除各種限制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的相關制度,建立真正涵蓋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體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法律體系,切實保護民工權益,并保障勞動力遷移的合理預期收益,以促進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地轉移。
5.破除人力資本投資的文化障礙,促進傳統性別文化向現代性別文化的轉化
農村女性人力資本普遍低于男性,并非其天生如此,而是男權文化下長期性別歧視教育的結果。要構建現代性別文化,就要徹底消除“男強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男剛女柔”等對女性的傳統偏見和角色定型,幫助女性培養自尊、自強、自愛、自信獨立人格。在對傳統性別文化繼承和批判的基礎上建構男女平等和協調發展的現代性別文化。同時,必須依靠制度特別是法律政策的作用。通過制定法律政策體系,運用法律政策的強制力,來推進傳統性別文化向現代性別文化轉變,促進農戶家庭乃至全社會的性別平等、和諧。另外,應徹底破除舊思想,破除男尊女卑的觀念,提倡男女平等,讓女性得到同等受教育的權利和水平,鼓勵對女性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如果農村女性素質提高了,不僅能夠提升整個農村人力資本的總量,更有利于下一代素質的提高。
人力資本存量不足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障礙。改善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環境,增加適合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促進農村勞動力的積極轉移,提高人力資本收益率和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把我國傳統農民改造成現代化農民,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工作能力,提高農村勞動力有效轉移的質量和數量。
參考文獻:
[1]潘晨光:中國人才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許文興: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3]孫景翠林艷張墨:對當前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分析[J).農場經濟管理,2005,(1):43
[4](美)西奧多·W·舒爾茨著吳珠華等譯:論人力資本投資.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
[5]樊樺:農村居民健康投資不足的經濟學分析.中國農村觀察,2001(6)
[摘要]當前農戶家庭在人力資本投資過程中遇到諸多障礙,深入分析這些障礙,提出增強農民人力資本投資動力的若干對策,有利于提升農戶家庭人力資本存量,實現農村社會的和諧。
[關鍵詞]農戶家庭人力資本投資障礙對策
本文出自新晨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