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保風險管理的基金投資論文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1.1社保基金的管理方法不到位各大城市中,除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幾大直轄市與福建省的一部分地區之外,大部分的省市與地區對于社保基金的監控采取層層布控與多部門聯合監管的方法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使投資市場中的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得到保證。但是,部門的重復與復雜,冗員過多,效率低下,浪費嚴重,環節復雜,使得監管鏈也隨之變長。一旦其中的任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使整體管理制度陷入癱瘓的嚴重現象。
1.2社保基金投資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根據我國的《審計法》相關規定指出,相關的審計機關要對政府部門與社會團體予以政府委托與管理的社保基金、社會各界捐贈的資金與其他相關基金及資金財務的收支給予審計監管。因此,相關的審計部門有義務與責任對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行為進行管理。但是由于我國現階段社保基金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的現狀的影響,導致社保基金的投資缺乏審計基礎,加上社保基金的審計內容與審計對象的相對負責,使得審計在社保基金的投資資本市場的過程中難以起到相當的作用。
2我國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管理問題解決策略
2.1調整社保管理機制的結構在我國社保基金投資的改革重點應該集中放在加強管理方面,做到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管理機制。可以在各大省市的相關政府中設立社保基金管理機構,調整社保管理機制的結構,從宏觀的角度去調控各個省市地區的管理部門的行動,及時對違法亂紀、無作為或亂作為的管理部門進行嚴厲查處,保證社保基金的穩定運行。
2.2加強與完善非制度管理機制在制度管理機制對社保基金的管理前提下,還要加強與完善非制度管理機制,建立起譬如基金管理投資委員會、基金管理投資的相關協會等機構,通過投資人與投資人間的互相制約互相協商等手段來進行監督、協調與管理。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越來越健全的多媒體管理機構來進行管理,起到相當的監管作用。
2.3加強企業審計部門的管理機制審計管理在我國是一種具有較強法律效力的外部管理模式,是在審計監管過程中的一種內外相互制約管理的體現,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保基金的完整以及安全性,同時充分發揮社保基金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社保基金能夠平穩發展。根據國外審計的經驗可以看出,績效審計制度是規范社保基金的運行秩序、加強社保基金的管理效率以及使用效率,用制度去有效地保障社保基金的各種發展效益。現階段由于我國的社保基金相關法律法規相對不夠健全,缺乏應有的審計管理基礎,加上社保基金的設計內容與對象的相對復雜,因此,我國開展對社保基金的管理機制刻不容緩。這就要加強相關企業審計部門的管理機制,保證社保基金的管理受到法律的保護,并且能夠安全有效地進行社保基金的投資,使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風險減小并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為我國的社保基金投資擴寬發展道路。
3結論
綜上所述,在全球性金融動蕩的背景下,我國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風險也隨之變多變大,對于社保基金存在的系統性風險、流動性風險、貶值風險以及償付能力風險,要及時制定相對的抗風險策略,保證投資的順利進行,提高我國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經濟效益。在我國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管理問題中,要調整社保管理機制的結構、加強與完善非制度管理機制以及加強企業審計部門的管理等。如果在社保基金的投資過程中不能引起足夠的關注度并且制定出相應的科學應對策略,就會使社保基金在投資資本市場的過程中受到重大的阻礙。因此,制定出相關的防范風險的策略以及相應的管理策略,對我國的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從而提高我國社保基金投資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社保基金的發展。
作者:付紅利單位:焦作國龍物流有限公司
第二篇
一、拓寬社保基金的運用渠道
實現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重要途徑之一,是要實現多種投資工具的綜合運用,并實現投資渠道的多元化。基于我國國情與現階段社保基金投資的狀況,應建議在社保基金的安全獲得保障的前提之下,對社保資金的投資渠道進行擴展,以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與增值。具體的措施策略:1.創新投資項目,提升投資收益。如,開發住房抵押貸款,增加不動產投資;進行國外投資等。其中國外投資收益率比國內投資收益率高,我國的金融市場發育不完善,故認為我國可以進行少量的國外投資,等發展成熟后,再慢慢增大對外投資一項目的規模與范圍。在當前,可以先從對香港特區政府的債券購買開始起步,逐漸開批進行對外投資嘗試。2.創新新的投資工具與介質,提升投資收益。如,可投資住房抵押貸款類證券,再如投資于開放式基金,利用指數基金,進行指數化投資。
二、充分考慮影響社保基金的因素,建立適宜的投資組合
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1.社保基金的規模和性質,規模越大,投資范圍也就越廣。截止2005年底,我國社保基金資產規模為2010.2億元,目前,我國社保基金已初具規模。充分考慮我國社保基金的規模,完全可以進行多元化投資,增加股票等高風險高回報的元素。同時要保證以安全性為前提,考慮到社保基金較弱的風險承受能力,因此必須保證在投資組合中有一定比例的銀行存款和國債券投資。2.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的風險。考慮到我國近年來通貨膨脹率存在較大幅度的變化,因通貨膨脹的原因,社保基金投資銀行存款和國債的利息收入面臨縮水,故應在社保投資資金獲得安全保障的前提之下,將銀行存款與國債在社保基金投資中的比例予以降低,所占比例的具體數值為:銀行存款20%左右,國債比例20%左右。與此同時,增加證券投資及短期投資所占的份額,以此來增強社保基金投資的多樣與靈活性,以規避通貨膨脹引發的資金縮水。3.金融市場的成熟成度。中國的金融市場相較于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發育還不成熟,社保基金投資時,需參考專業信用評估機構的評估信息,對投資對象進行評估篩選,中國可借鑒南美一些國家社保基金的投資經驗與式,主要為增加向資本市場相對發達的歐美國家及地區的資金投資,投資對象主要可包括股票和債券,以提高收益率。建議在對國外金融市場進行投資的初期,保持5%的投資比例較為適宜。
三、社保基金整體投資環境的改良
在金融市場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投資環境不佳時,社保基金整體上很難實現較大的增值。當監管不嚴,管理不佳時,極易發生挪用社保基金從事高風險投資的事件,危脅社保基金的安全,甚至造成重大的損失。因此,完善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機制,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是十分必要的,其可為社保基金在金融市場中的投資運營創造良好環境,保證社保基金投資的安全性。同時要加快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場的步伐。因為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用和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同國家整體金融資本市場的發展情況是密切相關的,金融資本市場越成熟,意味著投資渠道越廣泛,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狀況愈佳。據此,我們探討在我國,如何創建一個適合包括社會保險基金在內的,所有資本投資主體進行金融投資的市場環境,以保證社保基金在內的所有資本投資的規范性、法制性與安全性,為社保基金更好地實現保值增值服務。相應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設。監管體制建設,目前關鍵是要建立嚴格、規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促使社保基金投資運用實現透明化。如要求基金管理人對激進投資運用情況進行定期的公布,以實現對基金管理人進行雙重監管,防止其違規操作,造成基金持有者的利益損失;其次,是要建立并完善社保基金投資運用的風險預警機制,監控社保基金證券投資組合中所存在的各類風險,具體操作為先確定預警對象,再挖掘風險源,再而發現并確立產生風險的先導性指標,最后預報警度,以上四個階段完成風險預警的實際流程,以有效應對社保基金投資運用可能產生的各種損失;其它還包括完善外部審計和強化內部監控,構建社保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場準入及退出制度,最后必須完善長期資金投資的監管體系,因其與社保基金關系極為密切,以上各類體制的建設與完善、強化,可最大限度的確保社保基金的安全運營,最大可能的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相關法制建設與完善,為社保基金投資運用建設優良的法制環境。法制架構包括兩層,內層為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法規,如制定統一的《社保基金投資管理法》,內容包括確保社會保險金的及時繳納,并把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用納入法制框架之內,放開社保基金的各類投資限制,并打擊挪用擠占社保基金的違法行為,促使社會保險基金最終邁入規范運作,良性發展的軌道。其次,進行外部法規的建設完善,包括《金融法》、《投資法》等維護金融市場有序運作的法律法規的建設與完善。
四、結語
目前,我國投資社保基金的收益率偏低,整體投資環境不佳,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我們從多方面進行努力。首先,應增加社保基金的投資工具、拓寬投資社保基金的渠道,實現社保激進投資的多元化,充分考慮影響社保基金的因素,建立適宜的投資組合;其次須建立嚴格、規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促使社保基金投資運用實現透明化,并建立并完善社保基金投資運用的風險預警機制,監控社保基金證券投資組合中所存在的各類風險,構建社保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場準入及退出制度,完善長期資金投資的監管體系,最后完善包括《金融法》、《投資法》在內的外部法規的建設。
作者:杜蒙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