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日本社保基金投資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政府對社保基金投資干預過多日本政治具有典型的國家中心主義特征,因而日本政府對社保基金的投資管理也是高度集中和嚴格控制的。在日本社保基金的管理上,日本一直將其運用于一個單一的政策金融機構。在這一機構的運行過程中,社保基金的投資方向、投資項目,包括最終的決策都是由政府部門決定的。雖然政府的集中管理具有效率高等優點,但是如果忽視了市場機制的作用,并且缺乏必要的監督,就會導致在政府主導下的基金投資不能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則進行,最終出現嚴重虧損。
(二)社保基金用于社會投資的比例過高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目標在于確保受益人的利益,而社保基金過多地用于社會投資將會導致這一目標的偏離。日本的社保基金投入到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福利領域的比例較高,這些投資項目的建設周期長、投資收益率低,因而導致社保基金在投入后,難以在短期內收回,嚴重影響了社保基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此外,在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日本公共設施建設中還經常出現“爛尾樓”和“豆腐渣”工程,這不僅沒有使公眾享受到基礎設施方面的福利,而且還對社保基金造成了變相侵蝕。
(三)缺乏對社保基金運營管理的監督機制日本的“財投計劃”在確定投資項目時,沒有完備的運行體制,往往是資金管理部門官員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將資金投入到某一項目,并且這一過程沒有任何機構來監督。政府官員往往不是社保基金投資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他們做出的主觀判斷往往是不夠科學的,這就使得基金很容易被投入到收益差的項目,甚至被用于政治目的,這顯然不符合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目標。
(四)社保基金的投資運作體系存在問題日本將社保基金大多提供給了具有政府性質的財投機構,然后由財投機構將基金投入到各個領域。這些財投機構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因此,它們往往不重視基金投資收益,只是維持收支大體平衡,這逐漸導致了基金投資出現赤字。此外,這些財投機構的賬戶大多都不透明,它們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往往會通過做假賬來夸大其資產價值,這就使得投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被及時發現,當問題被發現時,已經非常嚴重了。此外,這些財投機構在職能上相當于我國的地方政府,它們一般不能破產,因此它們產生的債務只能由國民來買單,進而加重了國民的負擔。
二、日本社保基金投資管理失敗對我國的啟示
(一)適當減少對社保基金投資管理的政治干預在政府的主導下,日本社保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長期側重于實現國家政治經濟目標,為此,日本政府將大量的年金積金投入到收益較差的公益部門和公共設施建設領域,逐漸積累形成大量的呆壞賬。我國同樣也是由政府對社保基金進行直接管理,在不少領域和環節也存在程度不同的行政干預現象。2006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上海社保案就是因為當地政府的過多和不當干預,將社保基金投資于房地產、鐵路等部門,使得大量社保基金到期無法收回。所以我國應當吸取日本和我國已有的慘痛教訓,在社保基金投資管理過程中適當減少行政干預,減少決策失誤,杜絕權力濫用和貪污腐敗現象。
(二)注重發揮市場在社保基金投資中的作用日本在反思失敗教訓后,在2001年對社保基金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采取“政府集中管理,市場委托運營”的方式,實施了一系列的市場化運作措施。例如,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對基金投資管理人和托管人進行評估和認定,并給予受益人投票的權利;建立了以市場化投資為基礎的年金資產投資新型管理機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回報。我國可以適當借鑒日本的改革措施,在社保基金的投資決策、投資組合和風險投資等方面更多地采取一些市場化運作措施,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資運營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政府行政權的干預。
(三)不能將投資于股票作為主要的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方式由于日本企業年金投資于股票和債券的比例達到60%,且基本保持不變,所以企業年金的投資收益率浮動一直較大,最高達到過14.37%,最低卻達到過-6.41%。可見將大部分的社保基金投資于股票市場并不可靠,這樣無法保證基金的安全性。雖然我國目前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股票的比例限制為不得超過40%,但從各國的經驗來看社保基金入市是一種必然趨勢,所以我國應該注意這一點,避免將過多的社保基金投資于股票來實現保值增值。
(四)減少社保基金在“社會投資”上的應用縱觀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曾經不同程度地存在將社保基金用于“社會投資”的情況,其中發展中國家和東南亞地區的這種傾向更為嚴重。這些國家進行“社會投資”的動機都是為了實現政府的經濟目標,但這種做法與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本質目標產生了較大偏離。社保基金一旦投入到周期長、投資回報率低的公共建設領域,就會在短期內難以收回,這必將嚴重影響到社保基金資產的流動性和安全性。社會保障基金是老百姓的養老錢、保命錢,它的安全性應該放在首位,而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每年會有大量的退休老人需要支取養老金,如果養老金存在收不抵支的情況,就會嚴重影響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和社會穩定。現在許多國家已經摒棄了將社保基金用于“社會投資”的做法,所以我國在選擇社保基金投資方向和具體項目時也應當引以為鑒。
(五)完善社保基金投資管理的監督機制如果缺乏監督機制,就很難防止社保基金被投向收益率低的項目,甚至被用于政治和經濟增長目的。日本在反思失敗教訓后,在2001年的改革中建立了外部監督、專家咨詢、信息披露等制度,加強了對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監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國可以借鑒這一經驗,建立專家咨詢和信息披露等制度,從而使廣大民眾可以隨時了解社保基金投資運行的具體情況,對基金投資過程進行社會監督,這對抑制權力濫用,減少決策失誤也會起到很大作用。
中國和日本都屬于中央集權制國家,又同屬于東亞文化體系,在發展社會保障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相似的問題。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起步較早,在社保基金投資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教訓,這對于正在進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我國來說,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我們應該吸收日本社保基金投資失敗的教訓,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建立一套安全、高效、合理、健全的基金管理制度,推動國社會保障制度更好更快地發展。
作者:馮錦彩喬婷張曉倩單位:山西省委黨校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