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利率、通貨膨脹等市場因素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帶來的風險。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市場風險主要有信貸資金的價格、權益資產的價格和外匯價格的變動所引起。資產債券的收益在在發行時已經確定,其價格與利率呈反相的關系,即證券的價格隨利率的提高而降低,反之亦然。一般情況下,資產證券的期限越長,其受利率等市場因素影響的風險越大。
(二)法律風險由于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開展的時間不長,與其相關的部分法律還不夠完善,在有些時候面臨著某些法律條文的不明確、法律條款的變動以及法律漏洞的存在都會使證券化的過程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商業銀行在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時,由于參與主體眾多及其相互間的權利、義務交錯復雜,必須要有完備的法律來進行規范。
(三)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是在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指由于不完善的操作過程以及系統、人員等原因造成的經營風險。操作風險不但來自于證券化業務操作行為本身,也來自于對經營風險和對風險識別度的忽視,屬于銀行可控范圍內的風險,與證券化業務本身的收益關系不大。
(四)信息不對稱風險信息的不對稱風險主要是由于銀行發起人與債務人、投資者及證券化企業之間關于信貸信息及證券化資產的信息不對稱雖引起的,主要包括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風險。如借款人以收益最大化為目標申報虛假收益,當收益不足以支付貸款本息時,借款人違約,這時銀行就容易產生道德風險。
二、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風險管理措施
任何一種新事物的產生都有著兩面性,信貸資產證券化也不例外。商業銀行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帶動了我國金融市場的創新,并也促進了我國金融結構體系的優化和調整,但同時對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我們也要引起充分的重視,并加強風險管理。
(一)監管部門應加強立法相關政府部門應加緊制定和完善與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新型金融業務相關的法律體系,規范金融行業的市場行為。由于信貸資產證券化在運營過程中所涉及的參與主體及業務范圍較為廣泛,其相關領域的法規也要有所涉及,因此必須系統對金融法律體系進行改革,不但有利于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開展,更有利于整個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完善信用網絡建設完備的信用評級體系和信用查詢網絡,對于金融市場的健康運行有著基礎性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利用各種手段增強全社會對信用評級的認識程度;另一方面,應建立起專業、公正的信用評級機構,制定一個全國統一的信用等級評估標準,并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絡對個人和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行收集和評定,形成一個公開的查詢系統。同時要加強信貸資產證券化各參與主體的信息披露機制,通過披露相關信息提高業務整體的透明度,如商業銀行要披露信貸資產的質量信息;借款人要提供真實的償付能力證據等,以便于各方規避風險。
(三)健全投資風險監管體制信貸資產證券化在降低商業銀行的風險同時,相應的增加了金融市場的風險,再由于資產證券大多屬于中長期的融資產品,其風險因市場變動和政策等原因而增大,因此建立和健全一套完善的風險監管體制和風險提醒機制顯得尤為必要。由于資產證券化所涉及主體的廣泛性,在過程中一旦發生問題,風險將會迅速的擴展、放大,給整個金融市場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在美國如此成熟的金融市場環境中發生的次貸危機,就是一個典型的風險失控的例子。同時由于資產證券化之后與基礎資產的分離,造成某些風險難以察覺,因此必須有一套新的監管規則對衍生工具的風險進行預警,對可能發生投資風險做出及時的反應,建設投資者的損失。
三、結語
信貸資產證券化作為一項重要的金融創新成果,在金融市場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但國際次貸危機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也使我們看到了其風險失控后巨大破壞作用。因此我國的商業銀行在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時,一定要加強對風險管理的研究,保證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作者:王雪薇單位: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