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優秀傳統文化下文化自信思考范文

    優秀傳統文化下文化自信思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秀傳統文化下文化自信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優秀傳統文化下文化自信思考

    摘要:全面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可以促進學校的教學實踐,是培養人們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信仰的淵源、思想的根基、生存的手段。培養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獲得最大自豪感的基礎。但是在目前來看,文化自信面臨著許多困境,需要加以解決,任務艱巨。文章試圖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視角,探討文化自信實現的對策。

    關鍵詞:文化自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思考

    所謂文化,是人類之間進行實踐與理論來思考所得出的一切,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的代表,也是啟迪和開導人們思想意識、喚醒個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的來源。“文化自信”如何理解?劉士林教授認為:“文化自信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具有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現實性的文化生命機能,是人類社會實踐在個體生命內部建構的高級文化結構,也是人類主觀能動性和文化創造性的具體表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隸屬中國傳統文化的范圍,是文化最精粹、最優秀的部分,是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創造并約定俗成地傳承的精華部分。張岱年先生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是關于人生意義、人生價值、人生理想的基本觀點,可以稱為人本觀點。”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文化軟實力提升作為一種重要手段。

    一、缺乏文化自信缺失的現象的表現

    文化自信是中國公民立志為國家建設獻言獻策的前提,同時對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學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提高自身文化自信的奠基石。然而,因為受到當代社會境況的影響,連續不斷地出現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觀點。比如,太過追逐物質利益及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不認同等等,導致部分文化自信的缺失現象出現。

    (一)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之甚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下為公”、“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深刻的哲學思想,都可以為認識和改造世界、道德建設提供有益的啟發。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在這樣的條件下長大,造就了獨特的個性,有自己的主見,且敢于擔當。調查結果顯示,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修身、道家養性、佛家修心的了解程度,其中能夠辨別清楚三者的思想精神僅占20%,對于三者的觀點了解的模棱兩可的占17%,有其中一、兩家不太清楚占25%,基本不知道占38%。在這次問卷中,還有一項調查是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對于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曲藝、書法國畫、對聯燈謎和其他的認同情況,結果表明,有50%的同學認同詩詞曲賦,書法國畫占36%。古詩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它在語文教材中不可或缺;也有一些人享受書法繪畫的樂趣,其他中國傳統文化在學習中普及的范圍很小。由此可見,在開放年代成長起來的當代中國人,他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了解較少。

    (二)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意愿不強很多人思想簡單,更容易被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吸引,導致忽視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當前,部分人認為學習西方文化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步伐的要求,倘若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就是落后且顯得土。這是不愿意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心理,也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通過問卷調查筆者發現,有28%的人認為當今社會有必要學習“四書五經”,因為“四書五經”的內容思想對現代人有正能量作用。但覺得當今社會沒必要學習“四書五經”的占72%,認為“四書五經”是保衛封建制度實施的,現代人的思想觀念會受到其中一些陳腐的觀念羈絆。還有一項調查顯示,沒有天天都看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僅占12%的人經常看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占55%的人偶爾看過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根本沒看過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書籍的占33%。通過以上的兩項調查問卷可知,抗拒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心理是產生不愿意了解的最直接原因,是阻礙樹立文化自信的最初動機。

    (三)不知如何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各種各樣的文化元素貫穿于新時代的社會中,在社會里的學習、生活時時刻刻都受到這些不同的文化的影響。目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被當作通識課程教學———人文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并沒有受到足夠重視。雖然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但是“夠不夠”“好不好”的程度沒有達到。調查表明,平時通過課堂接觸與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占45%,平時通過父母長輩接觸和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占12%,平時通過網絡接觸和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所占的比例甚少。可知,獲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渠道主要是課堂學習,可是對于課程來說,主要安排的是專業課。那么,對于自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但又不理解其中意思的同學確實有些不知所措,導致了不知道如何去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二、文化自信影響因素剖析

    認識到能夠影響文化自信的因素,大體上可以歸納為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等等四方面。

    (一)社會經濟方面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呈現各種新挑戰。導致引起了貪圖享樂、拜金主義、個人利己主義、見利忘義等腐朽落后的思想,且忽視了個人修養的重要性。不能設想個人修養方面欠缺怎么能夠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克服外來文化對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信仰的沖擊,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外西方發達國家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傳播媒介優勢,竭力推銷資本主義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手段越來越多、方式越來越隱蔽。”西方國家的文化產品中蘊含著他們國家的意識形態,兩者為一。當我們在認知了解這些文化產品時,無形之中就學習了他們的價值觀與一些生活方式。比如,我國人們的價值觀受到最大沖擊的思想是“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的影響。在這些境況的下,必定會阻礙文化的發展,于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化自信的匱乏。

    (二)學校教育方面學校教育是培養文化自信的重要基地,沒有教育,文化自信就是脫離實際的空中樓閣。中國人的教育思想偏向于理科的培養,文科是基礎。重理輕文的理念對強大中國軟實力的發展失去了標桿的平衡性,并不是文化強國建設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弘揚和發展的好助手。而且,在有關傳統文化教材方面,大部分理論內容也是表現的大而空,沒有很強的針對性,缺乏吸引力,導致很多人從心理上就直接排斥。此外,個別學校提供的中國傳統文化選修課并未受到重視。一些學校是沒有開設中國傳統文化選修課程的,這明顯是少數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最根本原因。既然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了解,本身就不會具有自豪感,這樣嚴重影響了文化自信的形成。

    (三)家庭環境方面家庭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父母是我們學習成長過程中最好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有些家長表現出金錢至上、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夠重視,導致在孩子面前不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父母的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是家庭文化氛圍的基礎,雖然與家長的學歷和學識關系不大,但其可以體現出好或壞的影響力。家長的人品與素養對個人本身的修養有直接的作用。一般來說,對于容易增強民族自豪感、容易對中國優秀文化產生認同心理的人,多數的家庭文化氛圍都比較好。相反,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帶來消極影響的家庭文化氛圍中,家長的道德素質一般不高,這樣孩子的認知有所偏頗,阻礙文化自信的建立。

    (四)個人心理素質方面現在很多人時刻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表現出較強的愛國心。也時刻因為新點子對頭腦的刺激,培養出較強的創新意識,可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很好的保護,缺乏自主獨立的能力,心理素質較差,導致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缺少信心且出現文化自卑的心理。在社會里,部分人只片面追求個人利益。比如,學校的英語等級考試內容很多是有關西方歷史、科技、社會等等,同學們為了能通過這些考試對這些文化就必須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一來對西方的語法體系和思維方式就會有所習慣。于是很多人沒有更多的精力和興趣去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缺乏了解,自信心必然就不足。

    三、培育文化自信的對策

    培養文化自信,來源于社會文化使命感的高度要求。目前,中國絕大部分學校或多或少都被功利性與工具性所困擾,因此,為了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應當擺脫“象牙塔”,走進新時展的潮流。可見,應采取以下的方法來培育文化自信。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培養文化自信的主要路徑。其中,“形勢與政策”課有助于引導學習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基本思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有助于引導研習馬克思主義的理念精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有助于引導培養自身修養、法律意識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有助于引導學習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現代史綱要”課有助于引導了解歷史、傳承中國革命文化。第二、選修課是培養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如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課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挑選相關的課程,通過系統的學習,掌握如道法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倫理觀念,滲入學生的腦海,注入學生的血液,成為學生文化自覺的追求。第三、開展文化社團活動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方法,比如舉辦專題講座、文化知識競賽、文化節等等;為了更好地培養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熱愛,應該以多元化、多方位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在大家的面前,使人們時刻感受濃厚文化氛圍的魅力。此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具有多樣性與包容性,在普及內容教育時應針對不同區域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文化進行。第四、培養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中心參觀、學習、城鄉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等方面的文化自信是一個重要環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不是單一的形式體現,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離不開文化典籍、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傳統節日等等形式。且必須要有真正“實在”的東西作為形式才可以接近優秀傳統文化。第五、網絡主題文化創辦是培育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媒介。比如專門文化自信教育網站。以優質的網絡文化載體與資源的建設渠道來培育文化自覺自信,首先要強化專題網站的功能建設。在官網、微信公眾號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宣傳,有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學習,為文化素養培育創造出色的網絡空間。其次,將微信群、微博或QQ群打造成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

    四、結論

    總而言之,提高文化自信是全體社會成員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有希望。

    參考文獻:

    [1]劉士林.中華文化自信的主體考量與闡釋[J].江海學刊,2009(01).

    [2]張岱年.中國文化優秀傳統的生命力[J].中國文化研究,1993(01).

    [3]王易,宋友文.新形勢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04).

    [4]何礫.文化全球視野下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

    作者:單位: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体验|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产乱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欲色影视天天一区二区三区色香欲|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日本电影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内射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天堂va在线高清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