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時代版畫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回歸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文精神在新時代喻示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在美術教育中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版畫作為重要的美術門類,在促進美術教育傳播人文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版畫教學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手段。引領版畫教學人文精神回歸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關鍵詞:版畫教學;人文精神;背離與回歸;新時代
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美術教育對人的人文精神的培養。徐復觀說:“為人生而藝術,才是中國藝術的正統。”[1]人文精神是人類自我關懷的一種形式,是對人的價值的追求,是對人的個性和個體精神的高度概括。新時代,堅持和弘揚文化自信,就要把培育人文精神放在重要位置。人文精神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版畫教學的人文精神使版畫的價值和功能得到最大化呈現,重塑了平面化的版畫知識與技能,使版畫顯示出與生俱來的生命力。這種人文精神不僅要體現在因材施教的教學組織形式上,而且應貫穿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版畫教學可以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他們對藝術的社會功能的認識,進而促進其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然而,當前的版畫教學存在“以技代藝”的傾向,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個體的生命體驗和大眾的審美趣味,表現現實生活的意識淡化,這值得我們深思。
《易經》中對“人文”一詞有這樣的記載:“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為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人文是指區別于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人與社會的事物,其核心是貫穿于人們的思維與言行中的信仰、理想、價值取向、人格模式、審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3]新時代的人文精神則具有更豐富的內涵,是一種高度重視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態度,關注人的自由平等。新時代的人文精神除了強調求真、求善、求美,還應該注重求實、求新。
二、版畫教學培養人文精神的意義
版畫教學的人文精神是指為了提高學生個體的生命體驗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創新能力而遵循的一種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在版畫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能夠更好地增進學生對版畫藝術的思考和對個體經驗的學習與理解,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審美情趣。人文精神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實現美術教育的目標,培養高素質的美術人才。版畫教學應該立足于時代環境,堅持美術教育的社會教化功能,輔助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是時代命題下美術教育的重要任務,有助于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使學生提升知識與技能水平,激發創新精神,增強實踐能力,提升藝術審美品位。
三、版畫教學存在的問題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4]《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也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版畫作為美術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審美能力與健全人格。然而,版畫教學目前還存在以下問題。
1.版畫教學功利化
功利化的版畫教學違背了人文精神的本質。部分教師為了凸顯版畫創作水平,過分強調對版畫創作技法的傳授,甚至將版畫技巧當成所謂的“絕技”教給學生。個別教師為了獲得快速可見的效果,直接或間接地把學生的版畫創作引領到偏離人文精神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版畫教學的意義。
2.對版畫教學的重視不足
相較于其他美術種類,版畫教學在一些學校仍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一些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往往把版畫排在鑒賞、國畫、書法等美術課程的后面,甚至只是將版畫教學作為校本課程開設,或是開設課后的版畫社團,導致版畫教學內容和時間有限。在校外的美術培訓機構中,關于版畫教學的內容也比較匱乏。3.教師美術素養不高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命題,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新時代的美術教育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美術教師對于人文精神的領會還不夠深刻,難以跳脫出以往的教學理念,導致版畫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在版畫教學中,部分教師以自己的審美意識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引導和評價學生的版畫創作,忽視了學生在版畫創作過程中認知和審美經驗的獲得,在美術教育中難以突出人文精神的內涵。
4.單純追求教學效率
當前部分教師在版畫教學中一味追求提升教學效率,忽視學生的生命體驗。在版畫教學中,演示法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但有些教師將這一教學方法當成主要的教學手段,甚至有時會幫學生代筆、代刀,重模仿、輕創新,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這種片面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美術教育培養人文精神的初衷。
5.版畫教學過分強調專業性
部分教師在版畫教學中過于強調專業性,忽視版畫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版畫創作應該是個體按照自身的審美規律傳達情感的實踐活動,創作出的作品應是體現人類能動性和創造力的實踐性產物。因此,版畫創作不僅應該具有獨立性,而且應該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內容相聯系。如果學生的版畫創作離開現實生活的支撐,創作出的作品就會缺乏生命力。
四、版畫教學引領人文精神回歸
版畫創作應該遵循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與原則,采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圖像形式,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和時代特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真實性。融入人文精神的版畫教學不僅要強調個體審美體驗與心靈體驗的結合,而且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體現時代的特征。版畫教學區別于其他種類的美術教學,具有獨特的教學魅力。其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知識與技能的實用性和人文精神的同時,還應展示新時代特有的價值觀念和精神。在版畫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引導學生將版畫創作與個體生活經驗相聯系,讓學生將自己對生活、社會以及環境的真實感受通過版畫創作表達,這種作品才是“接地氣”的、有生機的。
1.凈化心靈,消除求名為利之心
洗滌心靈、去除功利之心,是版畫教學具備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這是對教師和學生的雙向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要正本清源,去除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關注版畫創作過程的情感體驗。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教師和學生都應明白優秀的版畫作品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在于時間和精力的澆筑。版畫展現的時代精神僅用技法是難以詮釋的,學生應該了解歷史的內涵和當今時代的精神。
2.提高版畫教學的地位
版畫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影響是其他美術種類難以比擬的,學校和教師應該重視版畫的教學。版畫制作的操作性較強,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知欲,促使學生獲得沉浸式的創作體驗,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同時,版畫作品便于保存,且保存時間長久,有利于學生獲得更持久的滿足感。因此,就學校層面而言,應該配齊版畫教學的設備;就教師層面而言,應合理安排版畫的課時。此外,校外美術機構應加強對版畫教學的宣傳,面向各年齡層次的學習者設置課程。
3.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具有向師性。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而且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內涵。教師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本土化,盡量從生活中取材,使課堂教學體現時代的特點,呈現具有時代特征的作品。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審美體驗,給予學生人文關懷,體現版畫教學的人文精神,為版畫教學人文精神的回歸作出貢獻。
4.教學設計“兩手抓”
在版畫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做到“兩手抓”,一抓版畫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二抓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學環節,在傳授知識與技法的同時,重視對人文精神的呈現。以創作紅色主題的版畫作品為例,教師在傳授學生刻畫技法的同時,還要將紅色主題版畫創作的人文精神傳達給學生,使學生理解時代背景下的人文情懷,增強版畫教學的人文理念。
5.創新版畫教學觀念
版畫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創作版畫,而且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新能力。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版畫教學觀念,明白版畫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基本的美術知識理論和創作技法,而且要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摒棄以往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理念,將人文精神更好地貫穿于版畫教學之中。
結語
當前的版畫教學實踐中存在教學功利化、過分強調技法而忽視學生的審美體驗、以教師的審美理念為唯一評價標準等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實現版畫教學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在提高版畫教學地位的同時,要求師生去除功利之心,樹立正確的理念。其次,教師不僅要提升人文精神,而且要善于通過版畫教學設計將人文精神傳遞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審美體驗,努力營造自由、平等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只有做到這些,版畫教學才能為培養人文精神添磚加瓦。
作者:胡佳 單位: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