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理工類高校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高校大學生的主體已經逐漸成為了“90后”甚至“95后”。在理工類高校中,由于受到他們學科專業,以及接受外界思維、觀念、接受信息媒介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在理工類高校開展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阻礙重重,而此形勢由于“互聯網+”環境的沖擊變得更加嚴峻。文章提出了一種理工類高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途徑,在充分利用理工類高校學生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下的產物,在高校教學與日常生活中,正確引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順應時展,為探索和發掘理工類高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出力。
關鍵詞:
“互聯網+”;人文素養;“易班”輕應用;理工類高校
當今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思潮活躍迸發的“互聯網+”時代下,人文素質的教育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理工類高校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更是任重道遠。理工科類學生的專業教學模式與人文素養的培養能相互交融、滲透必須依靠某些載體才能更好地實現。
1人文素養、“互聯網+”和易班的相關理論
1.1“人文素養”的含義
“人文素養”一詞是在歐洲文藝復興中提出[1],有學者認為:人文素養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理性覺識、理論闡述和實踐規范[2]。此觀點將知識的儲備、能力的拓展、觀念的成熟、情感的豐富、意志的堅定等因素綜合為具有人文素養人群的品質,在此基礎之上,升華為個人的性格、談吐、氣場等特征[3]。筆者認為,高校大學生人文素養應該包括:豁達的胸懷和遠大的志向。高校大學生必須將自身制定的理想定為目標,發奮學習,努力完成目標;完善修習涵養。高校學生須修正自身人生態度,明確自身人生目的以及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廣闊的知識。莘莘學子,圓夢大學,為的就是在大學這個環境下學習知識,這也是高校大學生人文素養中最根本的。
1.2“互聯網+”的概念
2012年11月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上,易觀國際首席執行官于揚第一次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4]。其根本就是將先前相互獨立的互聯網和工業、農業以及商業等傳統行業相結合,產生出更加適合現代化社會的產業。“互聯網+”的出現,是中國經濟騰飛所產生的必然產物,而它的出現也深刻影響國內高校的高等教育。[5]
1.3“易班”輕應用的概念
易班網絡融合了BBC、微博和社交等軟件,為高校師生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平臺,而且專門為高校教師提供了一種服務功能,使高校老師可方便管理學生并且增強了與高校學生的交流。“輕應用”的出現,改變了手機用戶針對特定需求下載特定應用軟件的局面。用戶可使用易班或其他綜合應用軟件,搜索所需軟件,在綜合應用軟件的網頁端訪問使用這些應用。而且對于在校大學生開發者來說,“輕應用”的開發,相對傳統的手機或PC機應用開發來說,其開發難度低、周期短,非常適合在校大學生開發者對其進行開發,實現其功能。
2“互聯網+”背景:地方理工類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現狀與新特點
2.1理工類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現狀
單從就理工類高校培養人才類型來看,理工類高校對高校學生的自然科學進行著重培養,在其他方面卻有所忽略。在一項調查某理工類高校“人文活動存在哪些問題”的問卷中[6],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有六成以上學生反映,學校人文活動很少,并且其類型單一,覆蓋面小。有一半學生認為,學校人文活動的內涵淺顯,參加之后并沒有太大意義。甚至有學生吐槽學校的人文活動沒有新意,缺乏活力,就像是“被講座”。而在學校組織的講座中,有九成的講座是與學校的特色理工類專業相關的。因此,在理工類高校中,高校學生學習人文知識的主動性需要提高,而“講座”的內容及方式有待改善。在對理工類高校學生人文素養的調查中發現[7],理工類高校學生學習人文社科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校教育,但此種方式下的學生稱其對人文知識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解”,認知很淺顯。由此可見,對理工類高校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中,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高校培養內容不夠豐富;二是高校培養方式不能吸引學生。高校往往采用“被講座”方式,強制灌輸人文知識給學生,這種方式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能真正達到培養高校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
2.2“互聯網+”背景下地方理工類大學人文素養的新特點
快速發展的經濟導致了“互聯網+”的出現。2016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5年,手機網民人數達到了6.20億人,在手機網民中,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所占比例為29.2%[8]。“互聯網+”為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提供了資源,豐富了他們的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信息傳播載體使信息方便快捷地傳播,但大量的零碎信息會擾亂大學生的價值觀,影響人文素質培養的系統性。
3“易班”輕應用在地方理工類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途徑
3.1培養:重視理工類學生的創造性與人文素養的教育,培養一支人文素質教育隊伍
教育學生如何做人是人文素質教育的最根本問題,這與教師隊伍教書育人的工作本質一致,大學教師的舉止言談將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理工類高校須營造良好的學風,鼓勵教師嚴謹治學,用人格魅力去感召和培養學生,把學生培養成人文素質同樣過硬的高素質人才。教師在各個專業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將人文素質教育培養融入課堂,發揮自身專業特點、特長和第一課堂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意識、有目的地將人文素質教育傳播給學生,寓人文素質教育于專業課中。同時,理工類高校也須有組織、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對人文素養知識進行進修和培訓,補充和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
3.2普及:在校內推廣易班軟件,增設人文素養公選課程
作為“互聯網+”環境下的產物,“易班”被開發了出來,在大學生的手機應用中經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高校教師可以利用其包含的班級主頁結構,推行“易班”手機客戶端的普及,方便學生在此平臺進行溝通和交流,也方便高校對學生進行管理。同時也為下一步在高校推行輕應用奠定基礎。在此同時,理工類高校也不該放棄對在校大學生的傳統人文素養培養方式。在理工類高校進行人文素質課程教育,不單單會對當今的唯獨使用科學的理論進行糾偏,而且是現代高校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全面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課程體系。理工類高校開設學生人文素養公選課,不僅僅需要高校體現出對深刻關注人文情懷,突出情感熏陶、審美追求等的價值評價內容,而且需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體現層次和梯度,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健全學生的人格培養。
3.3研發:發揮理工科專業優勢,建造大學生人文素養學習實踐中心
在理工類高校設立大學生人文素養學習實踐中心,充分利用理工類高校學生對應用開發的愛好和興趣,開展培訓課程,其內容包含基于“易班”平臺的輕應用開發和人文素養培養的選修課程,并通過此類課程,招募優秀學生。在實踐中心,開設研發部門,安排相關教師組織招募的優秀學生開發輕應用,此類應用提供其他類學科的下載資源,以學習人文素養培訓知識為基礎,共同完成對理工類高校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任務。人文素質培養課程在實踐中進行,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潛力會得到了發現和鼓舞,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鍛煉了分析判斷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開了門徑;教師和學生面對面進行學習,師生思想得以交流,性情得以抒發,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得到提高。通過“易班”平臺,部分學生開發的“輕應用”也方便地傳播給本校學生,本校學生在通過此“輕應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了解和學習人文素養知識,自行學習。學生也可通過“易班”平臺發表自由評論,檢驗學習狀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學生可在“易班”平臺中相互咨詢,相互幫助,參與到課程中來,獲取更多有意義的學習經驗
3.4營造氛圍:結合易班“輕應用”拓展培養途徑,融入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
高校可通過“易班”平臺及其“輕應用”學生人文素養培養中的道德、藝術、禮儀、文學等微課視頻,發起“人文素養”相關話題墻,以及完成問卷調查獲得“人文素養之星”等的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其對營造良好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導向性作用。通過第二課堂的培養,學生規范健康地學習、生活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言行,使其人文素養得到培養。最后,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可以第二課堂系列活動為契機,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的熏陶和感染,進一步深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4結語
總之,“易班”及其“輕應用”是“互聯網+”環境下的產物,對于高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本文針對“互聯網+”的環境,在基于易班“輕應用”的理工類高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途徑,希望能在教學中與日常生活中正確引導學生培養人文素養,將“易班”輕應用轉化為提高理工類高校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載體。人文素養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教育事業,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理工類高校的人文素養教育仍需要更長久的探索與發掘。
參考文獻:
[1]傅娥.加強高校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8(12):133-135.
[2]熊焰.信息化環境下的高校人文素質教育[J].觀察與觀點,2005(12):90-92.
[3]趙成.人文素質與人文精神內涵問題研究綜述[J].社會科學家,2004(5):29-31.
[4]鄭智來.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路徑———基于“互聯網+”對零售業的影響視角[J].財經科學,2015(5):34-43.
[5]綜合財經網.“互聯網+”促進在線教育大爆發[J].中國教育網絡,2015(4):60-61.
[6]滕小艷,譚璐.理工科高校學生人文素養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4(12):52-54.
[7]胡雪峰.理工科高校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研究綜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33-37.
作者:農瓏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