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才培養的法學專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職法學教育現狀的成因分析
1.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非常簡單,缺乏特色。法學教育是一門集應用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學科,而高職法學專業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對學科特點掌握不充分,所以在學科課程設置上只是讓學生被動地學習抽象的法學理論,在教學方法上一味地照本宣科,忽視了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的運用,從而使學生實踐能力差、理論功底不扎實、學習效率比較低。
2.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法學本質上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法學教育中融入實踐教學是相當重要的。在我國法學教育中很長一段時間都比較側重對基本的法律概念、理論和條文的研究和教授,而對學生司法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存在很大的缺口,這使得高職法學專業教育存在實踐缺乏的問題。目前高職法學教學整體上缺乏組織性和計劃性,學生實習方式極為分散,管理和監督措施不到位。這就造成學生不能得到有效的實踐鍛煉,不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學習效果不佳,在以后的職業選擇和在法律工作崗位中,不能夠順利地運用所學知識處理法律問題。
3.缺乏專業教師隊伍。高職院校的發展歷史比較短,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從業教師的學術能力和實踐經驗都不夠,有很多教師是剛剛本科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這就導致高職法學教育學科的建設不穩固,呈現滯后性。5.對學生的考核形式刻板單一。考試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的考查,法學專業考試模式也像其他傳統學科考試一樣,注重對書本知識的簡單考核,學生實際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程度沒有得到有效評價。這種單一的考核形式讓學生一味重復書本上的知識,不會活學活用,也考查不出學生真正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相反可能讓學生對法律專業失去興趣,抑制了他們追求創新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高職法學人才培養的改革措施
高職法學專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最終目標是培養具備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為基層法律服務的應用型綜合性人才。因此,高職法學教育應該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素質教育理念為目標,培養具備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的、綜合性的、素質高的法律人才。要對高職法學專業教育進行改革就必須在教學模式、內容和課程設計上進行深刻的改革,只有實現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整體優化的目標,才能深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在優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同時也要對相關的教學管理體制和教學配套設施進行相應的改革。
1.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科學地改革高職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法學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上注重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重點培養人才在專業領域里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來解決各種法律糾紛,成為具備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的、綜合性的、素質高的法律人才。在教學目標中,要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我調節的能力為重點,側重培養學生的法律實證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基于這個目標,在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設置上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增加實踐實訓課程,加大案例分析、以案說法等教學內容的投入,采用模擬法庭、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和手段,突出高等職業法學教育的特色和優勢。
2.轉變思維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在高職法學教育中,法律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是同等重要的兩個方面。在教學中,老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學原理和法律法規知識,更要讓學生具備運用所學的知識原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學會通過調查、收集、制作、組合、分析、認證法律事實。在教學中,老師應該改變原有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理念,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參與到教學中來,通過課堂互動,相互討論,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判斷力,同時注重理論和實踐課程比例和時間的調整,加強實踐課程設置。案例教學是一個非常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手法,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積極參與討論,掌握利用所學的法律理論和法律法規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與老師雙向教學互為相長,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邏輯分析、創新觀點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完善知識體系提高綜合素質。
3.建立實踐教學體系,豐富法學教學內容。法學教學應該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并重。目前的教學模式是以傳授基礎知識為主,以實踐教學為補充,因而要實現法學教育的目標就要對現有課程體制進行全面的改革,將法學教育的實踐性、職業性特點納入教學體系,構建一個新的開放性的實踐教學模式。在法學實踐教學中要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的培養,不僅是要掌握法律法規知識,還要具備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法律思辨能力。高職法律專業應該建立固定的實訓場所,如模擬法庭、法律援助中心等,并提供相對穩定的實習場所,以確保實踐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監督、管理和考核機制并制定相關教學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來保障實踐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制訂具體的教學計劃,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的質量評估體系,并加強對老師的考核與管理,建立相應的績效考評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切實提高教學的質量。
4.在實踐教學中建立過硬的師資隊伍,提高教學整體水平。作為教師必須有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和嫻熟的實踐技能,這樣才能保證培養出掌握法律實務知識的人才。要做好實踐教學研究,就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他們要具備豐富的實踐教學能力和經驗,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所提高。同時還可以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司法實踐經驗的法官、檢察官、律師作為學校實踐課程中特聘客座教授來學校指導教學,從而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
5.加強實踐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在實踐教學中,要以學生今后所從事職業為著手點,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要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在以后面對司法實踐案例時的邏輯推理能力;要強化制作法律文書能力的培養,開設各種應用文寫作和司法文書的寫作課程,并注重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積極提供給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通過辯論比賽、模擬法庭辯護等實踐課程鍛煉他們的口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具備良好的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6.建立新型的法學專業考核評價體系。高職法學專業教育需要改革原有舊的考試模式,建立新型的法學專業考核評價體系,培養實用型法律人才。一是要全面改革考試內容,考試題類型應選擇客觀性與主觀性結合的題目,以檢驗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法學應用能力為前提設置測試內容,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二是采用考試分數與平時分數相結合的評價模式,使理論考試和實踐考查分數比例各占一半,這樣可以全面地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在高等教育不斷蓬勃發展的形勢下,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也在不斷進行優化。在教學實踐中,高職院校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深化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完善教育教學體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實踐實訓教學體系,以培養學生的法律綜合素質和職業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學生能更好地為我國法制建設服務,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添磚加瓦。
作者:侯靜單位:陜西警官職業學院刑事法律教研室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