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克思恩格斯和諧社會思想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當今世界,因和諧與沖突的失衡所凸顯出來的問題,成為關系到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關鍵點。本篇文章針對這些問題,從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研究中,簡要的總結了馬克思恩格斯和諧社會思想的主要內容,探究馬克思恩格斯和諧思想在當今時代解決中國問題以及世界問題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
馬克思;恩格斯;和諧
和諧,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間的一種狀態,當事物之間的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必然表現出對立或者同一的狀態,而和諧則是人類自有意識以來所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建立美好未來社會是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最初目的,在這個和諧社會建立的過程中,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兩大關系來解決問題。這兩大關系中,涉及了人、自然與社會三個方面,并系統地研究和分析了人、自然、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最終把實現“人類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類本身的和解”確立為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解決所有問題的終極目標。而實現了這“兩個和解”之后的人類社會,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共產主義社會。
首先,我們來理解一下馬恩所定義的和諧社會的真正價值含義。我們知道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學說是關于矛盾的學說,矛盾是事物的內在本質,是對立統一的結合體,當事物的兩方面達到和諧的狀態時,事物就會呈現出平靜的、靜止的狀態;當事物的兩方面處于對抗時,就意味著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的到來。靜止是相對的,而運動則是絕對的。所以,和諧應該是一種相對、短暫的狀態,會隨著事物的發展而變化。人類社會同樣遵循著這樣的規律,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和諧社會也是相對的、短暫的,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為了達到這種相對的和諧,人類社會需要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改革、革命、斗爭,而不論是哪一種,都體現著人類社會的否定之否定的發展規律,這既充實了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史觀,又再一次論證了共產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規律。具體而言,馬克思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基本內容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著作中,就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人不僅僅是自然存在物,他還是屬人的自然存在物”。恩格斯也說“: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他們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從人類的產生和發展歷史來看,無論在任何時期,人都不可能離開自然環境而孤立的存在,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根本前提。在馬恩所構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中,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再是原來的那種野蠻式的征服與被征服關系,人是“自由人”。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即和諧社會中,人對自然規律已經是全面的掌握,不再是盲目的對自然界進行開發,在既符合自然發展的規律,又完全的為人的利益服務的基礎上,通過對自然界充分的認識和合理的改造,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人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自己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不是萬物之王。人只是自然界生命的一種形式,人類享受著同其他生物一樣的自然賦予的物質和能量。自然承載著人類,養育著人類,人類應該善待自然,關懷自然,尊重自然本身的規律,而非去駕馭自然。
2)人與社會和諧。由于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也就是說,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實質就是人與人之間處于何種狀態。在馬克思看來,在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人參與并且創造了社會,人與社會的關系實質上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是物質生產活動和精神活動的載體,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推動著生產力的不斷前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創造了一切社會活動,聯系著一切社會關系。現實生活關系中的政治、經濟、道德、法律、文化等等社會關系,說到底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國家里,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交換和交往的發達,同時又加強了人們之間的聯系,但是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矛盾,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又導致個人與社會的分裂。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全新的社會,是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質資料相當豐富的基礎之上的,人與人之間是有著共同的利益的,是真正公平的社會,是“自由人的聯合體”,是真正的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社會。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個體的自由與社會的自由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社會得到發展消滅私有制,發展生產力,使人們擺脫了階級剝削,達到真正的自由人的境界;另一方面,因為每個人得到了自由全面的發展,又為社會發展提供了自由的基礎條件。
3)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不僅是和諧社會的最終目的而且是可以作為評價和諧社會的具體標準,這主要在于人是所有社會關系的核心所在;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任何發展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和人的發展;同時,從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軌跡來看,人自身的解放和發展是判斷社會進步與否的依據和標準,是評價社會和諧與否的重要標志。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真是這樣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和諧社會,首先,共產主義社會中消除了異化勞動的自由發展,個人的才能從自我的意志出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我解放。其次,個性差異得到肯定,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是個體自由的發揮和對特殊性的尊重。最后,在強調個性的基礎上,馬克思還提出了“每個人的自由發展”都是互為前提的,直接否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犧牲多數人的利益而為少數人聚集財富,是真正的實現了人人平等的和諧社會。
馬克思恩格斯和諧社會思想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以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科學性、實踐性和革命性的和諧思想。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正是馬恩批判和繼承了傳統文化和空想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在結合實踐的經驗上,總結出來的科學的和諧社會思想,是我們應該繼承和發展的科學理論,是當今中國建立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行動指南和方向標桿。
參考文獻:
[1]王雨辰.試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和諧社會思想[J].山東社會科學,2005,(6).
[2]周志山.馬克思和諧社會思想綱領[J].學術論壇,2005,(4).
[3]李君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唐夢婷 單位: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