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牧水產發展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對口有關單位,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做大做強我市畜牧水產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圍繞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快畜牧水產業增長方式轉變,大力發展規模健康養殖,構建現代牧漁產業體系,提高畜牧水產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牧漁產品穩定供給和質量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貢獻。
(二)發展目標。
利用五年時間(-2015年),強力推進畜牧水產業發展,到“十二五”末,全市肉類、禽蛋、奶類和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88萬噸、121萬噸、35萬噸和6萬噸,比年分別增加23萬噸、21萬噸、12萬噸和1萬噸,年均遞增率分別達到7%、4%、10%和4%;牧漁業產值達到290億元,比年增加89億元,年均遞增率達到8%,實現牧漁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達50%,初步建成中原地區生態健康養殖區域中心。
二、建設重點
(一)實施基地帶動,重點發展五大優勢產業。
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適度規模,集中連片”的原則,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進一步優化畜牧水產業區域布局,建設優勢牧漁產品生產基地。一是壯大生豬產業。重點建設以武安市、峰峰礦區、磁縣、大名縣、曲周縣、成安縣等為核心的生豬產業基地。到2015年,全市生豬出欄由年的504萬頭增加到680萬頭。二是做強蛋雞產業。重點建設以館陶縣、永年縣、曲周縣、廣平縣等為核心的禽蛋生產基地。到2015年,全市蛋雞存欄由年的9000萬只增加到1億只以上,鮮蛋產量由年的100萬噸增加到121萬噸。三是做大草食家畜產業。重點建設以邯鄲縣、邯山區、峰峰礦區、永年縣、磁縣、成安縣等為核心的奶業生產基地。到2015年,全市奶牛存欄由年的8萬頭增加到12萬頭;鮮奶產量由23萬噸增加到35萬噸以上。同時,建設以磁縣、邱縣、成安縣、臨漳縣、永年縣、大名縣等為核心的牛羊生產基地。到2015年,全市牛、羊出欄由年的30萬頭和370萬只增加到38萬頭和470萬只。四是發展肉雞和肉鴨產業。重點建設以磁縣、成安縣、肥鄉縣、大名縣、臨漳縣等為核心的肉雞養殖基地和以館陶縣、邱縣、廣平縣、曲周縣、大名縣等為核心的肉鴨養殖基地。到2015年,全市肉雞和肉鴨出欄分別突破1億只和4000萬只。五是突出特色水產業。實施省漁業“四百工程”戰略,加快推進標準化池塘改造工作,分期分批改造標準化池塘5000畝以上,到2015年,單產提高20%以上。魏縣、大名縣等東部7縣利用南水北調、引黃入邯、生態水網等水利工程,永年縣利用永年洼改造工程,武安市、涉縣利用境內閑置小水庫、塘壩等水面,峰峰礦區利用煤礦地下水資源,開發、改造宜漁水面10000畝以上,增加產量8000噸以上。加快涉縣泉溪生態園鱘鰉魚、邱縣勃氏雅羅魚養殖基地建設;加快廣平縣龍沐漁業工廠化養魚、永年洼觀賞魚養殖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垂釣漁業、觀賞漁業等休閑漁業,到2015年發展休閑漁業100處以上。擴大“中華鱉”等特種水產品養殖面積,增加高效養殖品種。大力發展大水域(庫、洼、淀)增殖放流,增加放流品種,提高經濟和生態效益。
(二)實施產業拉動,扶強壯大龍頭企業。
圍繞畜牧水產主導產業,重點培育一批品牌效應大、產業鏈條長、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加快畜牧水產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到2015年,全市產值超3000萬元龍頭企業由現在的35家發展到50家,其中超億元龍頭企業由7家發展到10家。一是在生豬產業上,加快峰峰礦區福潤肉食公司、邯鄲市金都食品有限公司擴能升級、中法現代優良環保養豬項目、吳氏潤康生態牧業有限公司規模化養豬項目等15個投資超千萬元項目建設。二是在蛋雞產業上,加快建設同和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年產1.3萬噸雞蛋粉項目、華裕家禽育種公司200萬套優良蛋種雞繁育基地項目、曲周節糧小型蛋雞項目、館陶縣百萬只蛋雞養殖園區建設項目等8個超億元項目建設。三是在奶牛、肉牛和肉羊產業上,加快市滏陽乳業、礦區高蓋乳業、康諾食品公司等市級乳品龍頭企業擴能改造,提高乳品質量和產量。加快建設邱縣康遠清真食品加工擴建項目,增建清真牛羊屠宰生產線,使年加工能力達到2萬噸以上。四是在肉雞和肉鴨產業上,加快吉晟牧業有限公司、德興食品公司、邯鄲市萬通食品有限公司等肉雞屠宰加工項目和邱縣康遠肉鴨屠宰加工等項目建設。五是在水產業上,加快永年春風科技公司漁業深加工的增產擴能改造。
(三)實施規模推動,強化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
按照國家《畜牧法》、《動物防疫法》、《漁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強化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一是推進畜禽規模化養殖。重點推進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和常年存欄1萬只以上蛋雞規模養殖場,推行牛羊舍飼圈養,加快奶牛規模場建設和養殖小區股份制改造,到2015年,全市蛋雞、肉牛、肉羊、生豬、水產品的規模養殖比例分別達到95%、45%、45%、70%、90%以上,肉雞、奶牛規模養殖比例達到100%。其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占規模養殖場總量的60%以上。二是推行標準化生產。制訂和完善牧漁生產標準化技術規程,引導生產者按標準組織生產,逐步使畜禽養殖在選址、圈舍建設、投入品、疫病防治、飼養管理、糞便處理、牧漁產品安全等方面達到標準化、規范化,不斷提高畜牧水產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力爭到2015年,全市畜禽漁生產的標準化率達到60%以上。三是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按照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標準,認真組織開展示范場創建活動,力爭到2015年,創建國家級畜禽示范場30個,部級水產示范場1個,省級畜禽示范場80個,省級水產示范場3個,市級畜禽示范場290個,市級水產示范場20個。四是加強畜禽糞污處理和利用。要根據本地區和飼養畜種的特點,積極推廣堆肥發酵、生物處理、干燥處理、生物分解、沼氣制作等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技術,畜禽糞污處理方法要得當,設施齊全且運轉正常,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或達到排放標準。環保部門要加強糞污治理的監管,制定加快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和綜合利用的措施,處理好發展生產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確保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實施品牌牽動,爭創國家和省級牧漁產品品牌。
以雞蛋、肉類、乳制品和水產品牌為重點,結合我市實際,科學制定牧漁產品品牌建設發展規劃,下大力抓好實施。一是以邯鄲市福潤食品有限公司、邯鄲市金都食品有限公司、康遠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等肉類加工企業為重點,培育省級畜產品品牌2個。二是以邯鄲金鳳禽蛋批發市場、涉縣柴雞養殖協會、廣平同和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華裕家禽育種有限公司等禽蛋類企業為重點,培育國家級雞蛋品牌1個和省級雞蛋品牌2個。三是以滏陽乳業有限公司、康諾食品有限公司和高蓋乳業等乳品加工企業為重點,培育省級乳制品品牌1個。四是以永年春風科技公司等水產品加工企業為重點,培育“廣府牌”、“春風牌”等省級優質酥魚品牌。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牧漁業發展保障體系。
1、推進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緊緊抓住良種這個根本,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堅持引進與繁育并重,加快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大水產苗種引進和培育力度,強化改良站點和畜禽原種場建設,重點支持高標準、高代次種畜禽場和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場建設。在十二五期間,新建3個原種豬場、10個萬頭良種豬擴繁場、2個祖代雞場和5個存欄10萬只以上父母代雞場,并力爭建設1-2個國家級核心育種場。大力推廣生豬人工授精和奶牛冷配、性控、胚胎移植等技術,不斷提高肉類、鮮奶產量和質量,改善水產品產出結構。到2015年,全市生豬人工授精普及率達到60%以上,豬、雞、牛、羊、兔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5%、100%、90%、85%、92%以上,奶牛年單產由目前的4噸,提高到5噸以上。
2、構建飼草飼料生產安全體系。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飼料糧和優質牧草。到2015年,力爭年種植青飼玉米由目前的5萬畝發展到10萬畝,優質牧草(苜蓿等)由目前的2萬畝發展到5萬畝。加快發展飼料加工業,到2015年,全市配合飼料生產能力由目前的60萬噸增加到150萬噸以上。深入開展飼料、獸藥執法檢查,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和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菜克多巴安、“蘇丹紅”、“孔雀石綠”等違禁添加物的不法行為,確保飼料安全。
3、強化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撐三個體系建設,確保人員到位、責任明確、政令暢通。對全市111個動防監督分站進行規范化建設,抓好縣級水產技術推廣部門水生動物疫病防治落實工作,狠抓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和強制免疫工作,對列入國家一類動物疫病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實行免費強制免疫,建立和完善畜禽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確保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和染疫動物撲殺率達到100%。各級政府要安排必要經費,保障動物疫病的監測、預防、控制、撲滅以及動物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工作順利開展。
(二)加大對牧漁產品生產流通環節的監管力度。
1、加強牧漁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監管。健全牧漁產品質量標準,強化質量管理,完善檢測手段,加大對牧漁產品質量的檢測監控力度,建立牧漁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縣級畜牧水產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實行備案制度,強化畜禽、水產養殖場檔案管理。
2、加強牧漁產品市場監管。落實牧漁產品市場準入和責任追究制度,保證上市牧漁產品質量。加強對液態奶和其他牧漁產品的市場監管,完善液態奶標識制度。
(三)加快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相關規定,通過加強法律宣傳、業務培訓、指導扶持的力度,加快畜牧水產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使畜牧水產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成為專業化、標準化生產的重要實體,成為“農資下鄉、牧漁產品進城”的得力營銷載體,成為先進技術推廣轉化的重要平臺和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育搖籃”。要按照“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堅持引導組建力量多元化、組織形式多樣化、服務內容多層次、發展領域多行業的工作方針,重點圍繞畜牧水產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行業職能,加大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的建設與發展力度,使我市畜牧水產專業合作組織數量上實現大的突破,質量上實現大的提升,運行機制更加完善,管理制度更加規范。到2015年,全市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畜牧水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畜牧水產專業協會達到700個以上,入會會員總數5萬人以上。
(四)加大畜牧水產業政策支持力度。
1、加大對畜牧水產業的財政扶持力度。各級發展改革、財政、畜牧(農牧)等部門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國發〔2007〕22號)、《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7〕31號)等文件精神,落實好國家出臺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籌措配套資金,重點支持畜牧水產龍頭企業、良種生產企業和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對畜牧水產業龍頭企業,要按照市政府《關于扶持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的意見》(〔〕151號)要求,加大扶持力度。
2、實行畜牧水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稅務部門要繼續清理畜禽養殖和屠宰加工環節的不合理稅費,對開展家禽、牲畜、水生動物的配種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免征營業稅。繼續實行對飼料產品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養殖戶負擔,降低生產成本。
3、加大對畜牧水產業的金融支持。金融機構要創新信貸擔保模式和擔保手段,對符合信貸原則和貸款條件的牧漁業生產者和加工企業優先提供貸款支持。農村信用社要進一步完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制度,擴大貸款額度,延長貸款期限,支持農戶發展畜禽水產養殖。不斷提高畜牧水產業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建立奶牛、生豬政策性保險制度,增強畜牧業抵御市場風險、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
4、合理安排畜牧水產生產用地。國土資源部門要落實促進規模化養殖用地政策,鼓勵合理利用荒山、荒地發展畜禽養殖,鼓勵利用閑置灘涂、坑塘等水面發展水產養殖。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安排畜禽水產養殖用地,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畜牧水產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規劃建立的畜禽水產養殖場、養殖小區生產設施占用的耕地,按農業用地管理,發放有關養殖證件。
(五)加強對畜牧水產業的組織領導。
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畜牧水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認真貫徹《畜牧法》、《漁業法》、《草原法》及《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落實支持畜牧水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市政府成立強力推進畜牧水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發展改革委、市農辦、市財政局、市農業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總體規劃、年度規劃和目標任務落實,研究解決實施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全面搞好協調、調度、督導、考核和獎懲,推動全市畜牧水產業發展。同時,強化責任落實,將“強力推進畜牧水產業發展”建設目標納入對各縣(市、區)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的年終考核內容。各縣(市、區)也成立相應組織,周密部署,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圍繞畜牧水產業發展全面搞好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