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養豬業目標規劃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我縣生豬產業發展步伐,穩定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果、菜產業升級和農村能源建設順利實施,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果菜產業有機肥源建設和農村能源建設,按照大戶帶動、小戶覆蓋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畜、沼、果(菜)”一體化的生態養殖模式,突出抓好標準化規模養豬大戶建設和良種豬繁育體系建設,積極創辦畜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養殖業合作經濟組織,推動養豬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逐步實現我縣養豬產業牧、工、商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生產格局。
二、奮斗目標
到2011年底,全縣生豬飼養量達到13萬頭,養豬業產值達到18200萬元;到2010年底,全縣生豬飼養量達到15萬頭,養豬業產值達到21000萬元;到2013年底,全縣生豬飼養量達到30萬頭,養豬業產值達到42000萬元,平均每畝果園1頭豬;到2015年,全縣生豬飼養量達到60萬頭,養豬業產值達到84000萬元,實現平均每畝果園2頭豬的奮斗目標。
三、實施措施
(一)切實抓好良種豬繁育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全縣生豬良種化程度。
從2011年起到2013年底,三年時間內,全縣累計發展存欄基礎母豬600頭以上規模的良種豬繁育場6個,存欄基礎母豬100頭以上規模的良種豬繁育場30個,存欄基礎母豬50頭以上規模的良種豬繁育場(戶)60個;規模以上良種豬繁育場(大戶)二元母豬存欄達到1.6萬頭以上,年生產優質三元雜交仔豬32萬頭以上,基本解決全縣生豬生產豬源不足和品種混雜、老化問題。
(二)狠抓規模養殖大戶建設,推動養豬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按照大戶帶動,小戶覆蓋的工作思路,重點扶持發展一批規模大、標準高、效益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育肥豬養殖大戶。到2013年底,全縣累計發展10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15個,5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60個,100頭以上規模養豬大戶390個。規模養豬場及養豬大戶年出欄生豬達到14萬頭以上。通過扶持發展大戶,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全縣農戶養豬覆蓋率和生豬生產整體水平。
(三)大力推行集中繁育、分戶飼養、聯戶經營模式,全面提升生豬生產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
進一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大力扶持建設一批規模大、水平高的良種豬繁育企業和育肥豬養殖基地。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以良種豬繁育企業為龍頭,以育肥豬養殖基地為依托,積極組建養豬協會或養豬合作社。合作社內部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對社員實行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產品銷售的合作經營機制。合作社對社員按低于市場價格的標準供應仔豬,按正常市場價格收購育肥豬,并與省內外屠宰加工企業簽定購銷合同,實行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充分調動養豬戶的積極性,推動全縣養豬生產快速發展。
(四)全面落實優惠政策,加大對養豬業的扶持力度。
1、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能繁母豬補貼和保險政策。一是嚴格執行能繁母豬補貼政策,縣畜牧、財政部門要積極配合,認真做好補貼款的管理和發放工作,確保做到專款專用。二是認真落實能繁母豬保險規定,鼓勵母豬養殖場(戶)積極參保投保,提高養豬戶抗御自然災害和疫病風險的能力。
2、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對養豬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從2011年起到2013年,縣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和小額扶貧貸款捆綁使用,對養豬戶實行全額貸款貼息,由縣信用聯社及縣農行每年配套安排1000萬元貼息貸款,專門用于扶持良種豬繁育場(戶)、規模養豬場(大戶)和養殖小區建設。具體辦法是:建成存欄基礎母豬600頭以上規模的良種豬繁育場安排貼息貸款100萬元,存欄基礎母豬100頭以上規模的良種豬繁育場(戶)安排貼息貸款20萬元,存欄基礎母豬50頭以上規模的良種豬繁育場(戶)安排貼息貸款5萬元;建成年出欄1000頭以上育肥豬的規模養豬場安排貼息貸款20萬元,年出欄500頭以上育肥豬的規模養豬場(大戶)安排貼息貸款10萬元,用200萬元貼息貸款扶持發展年出欄100頭以上規模養豬大戶。縣畜牧、財政、信用聯社、農行及各鄉鎮要密切配合,各負其責,認真組織實施良種豬繁育場(大戶)和規模養豬場(大戶)的規劃設計、技術指導及貸款發放工作,確保做到專款專用。
3、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妥善解決規模養殖場(大戶)及養殖小區建設用地。各鄉鎮及縣政府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畜牧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要統一納入鄉(鎮)土地使用總體規劃,所占用的土地按農業用地對待。
(五)加強飼料加工營銷體系建設,保證飼料充足供應。
一是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抓好飼料基地建設。二是積極鼓勵、引導、扶持個體工商戶興辦飼料營銷企業,保證各種配合飼料的充足供應;三是采取政府補貼和群眾自籌相結合的辦法,為養豬大戶購置和配備必要的飼草飼料加工機具,提高農副產品加工利用率;四是采取招商引資的方式,鼓勵社會各界有識之士,興辦飼料加工企業,為我縣大力發展養豬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六)加強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綜合服務功能。
按照強化縣級、充實鄉級、完善村級的原則,進一步加強縣鄉村三級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建設。縣畜牧部門要在全面落實畜牧獸醫體制改革政策,健全機構,完善機制的基礎上,切實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關設備設施,提高工作效能;要加快鄉鎮獸醫站建設工作,到2013年達到每個鄉鎮一個畜牧獸醫站的目標。同時要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規定配齊人員,并配備必要的設備設施,全面提高鄉鎮獸醫站的綜合服務功能;要切實加強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按照每個行政村一名動物防疫員的標準,全縣配備241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并配備必要的技術設備,確保養豬業的快速發展。
(七)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嚴格考核獎罰。
1、加強領導,明確任務。各鄉鎮要按照縣上的統一安排部署,明確任務,理清思路,高度重視養豬產業的發展。要結合本地實際,統籌安排,科學規劃,明確重點,突出發展特色,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各項具體任務的落實。
2、實行目標管理,嚴明考核獎罰。從2011年起,要把養豬生產納入年度鄉鎮目標責任考核范圍。實行季度督查、半年考核、年終考評相結合的考核機制。對全年考核位列前三名的鄉鎮給予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鄉鎮在全縣通報批評。
3、堅持建設標準,嚴格審核把關。各鄉鎮在落實組建良種豬繁育場及規模養殖大戶時,要嚴格按照縣畜牧部門制定的技術標準進行規劃實施,對于計劃新建的要向縣畜牧部門申報,由畜牧部門統一規劃設計,對已建成的要及時上報,由縣畜牧部門考核驗收,登記造冊,并報縣政府審批,對經驗收合格的給予兌現獎勵補助。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