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局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學校:
校園文化是學校自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更是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為進一步推動我市校園文化建設深入開展,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以建設優美的校園環境為基礎,以建設優良的教風、學風、校風為重點,以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構建體現傳承與創新的校園文化精神為取向,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努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學校個性的校園文化體系,使師生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感染,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二、總體目標
通過3—5年努力,提升我市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整體水平。推動全市中小學逐步形成彰顯個性魅力和辦學特點的校園文化體系,校風、教風、學風煥發新的面貌氣象,校園文化活動進一步繁榮發展?;窘ǔ苫A設施完備、校園環境優美、書香氛圍濃郁、文化底蘊厚重、規章制度完善、師生關系融洽、教學質量優異的學校群體。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學校管理文化、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初步彰顯教育品牌特色。
三、工作重點
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重點包括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行為文化建設等四個方面。
物質文化建設。指校園硬件建設、環境建筑、校園的硬化、綠化、美化及辦學條件和文化活動陣地設施等。
制度文化建設。指學校機構設置、規章制度、行為規范、文明公約等。
精神文化建設。指辦學指導思想,校風、教風、學風的培養,校訓、校歌、?;盏容d體設計,學校人際關系等。
行為文化建設。指校園文化活動,包括校園文化團隊建設、學校典禮、提升學生人文道德素養的各類文化活動、文化刊物等。
各學校要結合各自實際,進一步挖掘校園文化內涵,拓展校園文化外延,建立起符合各自實際的校園文化體系,凸現一校一品的特色校園文化。
四、建設內容
(一)營造優美校園環境??茖W規劃校園硬件環境建設,完成學??傮w規劃、美化校園環境建設,從硬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精心設計,讓校園的一景一物都起到教育作用。各學校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三化”規劃方案,并納入學校總體規劃,打造潔凈的校園環境,提升學校的外部形象。
(二)完善校園制度建設。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既是廣大師生的行為準則,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各校要根據有關規定和要求完善學校章程、教職工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財務管理、后勤保障管理、安全衛生管理、儀器設備管理、校產管理、圖書管理、體育活動管理、校內外活動管理等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三)加強學校精神宣傳。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育人目標的高度概括,體現著校園文化的方向和實質,主要突出表現在校風建設、教風建設、學風建設上。
1.校風建設。校風是?;?,校風體現形式上主要表現在校訓、校歌、校徽和校旗上。要根據本校的辦學傳統和特色提煉先進的科學的符合學校實際的辦學思想、理念和校訓,設計和運用好本校的?;?、校歌、校旗等,讓師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勵。同時,還可通過建立校史陳列室、榮譽室,舉辦校史展覽、校慶活動等,增強師生對校史、校風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設具有特色的校風。
2.教風建設。抓好教風建設,在教師中樹立起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治學嚴謹、認真負責、耐心細致、開拓進取的教風。
3.學風建設。注意學風養成教育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強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和訓練。培養學生勤學好問、嚴謹治學、尊師重教、遵紀守法、舉止文明等良好學風。
各校應將本校的校風、教風、學風予以最精煉的歸納,彰顯在醒目位置,并不斷向學生解讀其內涵,激勵學生努力實踐。
(四)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各校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寓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求真、求知、求樂。
1.積極開展主題活動。各校要從實際出發,利用“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節慶日,“九一八”、“一二九”等重要紀念日,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開展重溫“五講四美三熱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開展“紅歌大家唱”活動,組織學生學唱百首愛國主義歌曲,組織歌唱比賽;要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隊會、團會,舉行各種慶祝、紀念活動和必要的儀式,引導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養。
2.創新活動載體。各校要結合實際創設活動載體,積極開展學生閱讀、書法、文藝、體育等各種健康有益的課外文化活動,舉辦各種知識競賽、演講會、書畫比賽、文藝匯演、體育競賽等,活躍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陶冶情操。
3.創建校園文化活動陣地。各校要因地制宜創辦好校園文化刊物,建設好校園網絡,通過多種途徑為師生提供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提升學校文化品位。鼓勵組建校園文化團隊,培養優秀校園文化建設骨干力量。適時開展優秀校園文化活動陣地評選。
4.充分發揮本土文化育人的功能。要結合實際,深入挖掘本地人文、歷史、鄉土、地理等資源,為校園文化建設充實內容,開拓空間。
五、加強領導
(一)認真部署。各校要圍繞各自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和特色,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機制,制定并報送校園文化建設規劃,采取多種形式,部署落實。
(二)突出特色。各校要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品牌,要在全面開展工作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找準能體現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主題,如:書香校園、綠色校園、書法校園、藝術校園、科技校園等。
(三)抓好落實。各校要根據各自制定的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抓好落實工作,落實工作載體、落實責任人員、落實經費保障。各校每學期要形成專題總結報送教育局,教育局將對校園文化建設開展情況適時予以通報。
(四)強化考核。教育局將各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情況作為學校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以及學校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要發現、培育、推介一批先進典型,發揮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