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實行基本藥物制度補助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補助原則
(一)嚴格區域衛生規劃,科學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合理確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建設規模、設備和人員配備。
(二)推進綜合改革,建立規范科學合理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實行全省統一招標配送制度,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推進人事制度、績效工作制度、補償機制等方面的改革。
(三)按照“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辦法核定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工作量和財政補助額度。
(四)拓寬補償渠道,完善補償機制,探索醫療保障基金等多渠道補償辦法。
二、補助范圍
全縣所有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和核定的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
三、補助辦法
(一)統籌考慮鄉鎮衛生院收支情況,科學合理核定補助經常性收支差額
1、核定任務
(1)合理確定機構數量和人員總量。按照《省基層衛生醫療機構設置和編制配備標準實施意見》(編辦發〔〕7號)的規定,確定政府舉辦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種類和數量、核定人員編制總量,并報省編辦、財政廳、衛生廳批準。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以機構編制部門批準的人員編制作為崗位設置依據,實行人員聘用和合同制管理。
(2)嚴格界定服務功能和任務。鄉鎮衛生院主要提供符合規定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踞t療服務任務根據機構服務能力、服務人數、近三年門(急)診量和住院人次情況核定。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根據服務人口和縣確定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和數量、質量要求核定。
2、核定經常性收支
(1)經常性收入核定。經常性收入包括:醫療收入、公共衛生服務收入、藥品收入、其它收入。醫療收入根據前三年醫療服務平均收入情況,綜合考慮取消藥品加成、限制藥品使用范圍、新農合等醫療保障制度調標、服務任務變化等因素核定。公共衛生服務收入根據服務人口、單位綜合服務成本及確定的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核定。藥品收入根據藥品采購價和合理用藥數量核定。其它收入根據前三年平均水平扣除特定因素核定。
(2)經常性支出核定。經常性支出包括:業務支出(含醫療支出和公共衛生服務支出,不含人力成本)、藥品支出(不含人力成本)、人員支出、其它支出。業務支出根據核定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數量、質量和成本(不含人力成本)等核定。公用經費、專用材料費按前三年平均支出水平核定。藥品支出根據藥品采購價和合理用藥數量核定。人員支出(含離退休人員經費)按照編制管理部門核定的編制人數和績效工資水平由財政衛生部門共同核定,人員支出包括單位為職工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公傷、生育保險費用和住房公積金。其他支出根據前三年平均水平扣除特定因素核定。
(二)實行績效考核補助,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以后,對鄉鎮衛生院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制度的補償,在考慮其正常運轉需要的同時,除中央、省財政補助外,由縣財政統籌安排,將鄉鎮衛生院提供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與財政補償掛鉤,實行績效考評制度,將全年財政應補助額的30%作為績效考評補助,把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群眾滿意度、機構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進行綜合考評,次年第一季度根據考評結果撥付補助資金。
四、資金來源
財政補助資金來源于省級財政對我縣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補助、縣級財政預算安排,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或服務人口和單位補助定額給予補助,從醫療保障基金按有關規定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合理補償。
五、監督管理
縣財政局會同發改委、人社局加強對鄉鎮衛生院收支管理,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職能,做好年初預算工作,按實際情況編制好年初預算,合理確定單位財務收支,按核定的收支預算進行管理,嚴格對追加預算的審批,防止收入大幅度下降和支出超預算,確保單位運行良性循環;縣審計部門加強審計監督,把醫改資金使用情況納入年度審計計劃,及時向政府反映醫改資金使用效果;縣衛生局成立基層衛生單位會計集中核算中心,把財務收支管理做細做實,變事后監督為事前和事中監督,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效益。各鄉鎮衛生院要加強和完善內部管理,建立以服務質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激勵機制,依法組織收入,正確歸集各類費用,切實加強支出管理,嚴格開支范圍和標準,確保全面完成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各項任務。
六、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試行。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