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教育是“傳遞社會生活經驗并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的過程,職業教育更是如此。針對目前衛生職業教育更多關注經驗傳遞,忽視人的社會活動這一現象,提出了衛生職業教育應加強使命理念、責任理念、品牌理念、終身教育理念的應對方法。
關鍵詞:
高職;衛生教育;經濟社會;服務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經濟發展和提質增效的戰略基礎。”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聯系最為直接、最為密切。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文化創意、體育健身、身體保健、家政和養老服務等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能人才。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全面提高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把“人口紅利”變為“人才紅利”,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作為衛生職業教育,應該明確定位,準確把握職業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在目前情況下積極了解社會、抓住機遇,為當地社會經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本文從高職衛生教育對經濟社會貢獻度的視角出發,探索高職衛生教育在經濟社會轉型下的發展策略。
一、高職衛生教育面臨的難題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大量農村、牧區人口涌入城市,給城市的醫療帶來極大的壓力。作為衛生職業教育部門,我們能夠做些什么?怎樣去做?是值得深思的重要問題。要想解決這一難題,筆者認為,首先要再次明確什么是衛生職業教育,衛生職業教育僅僅是培養到基層一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人才,還是應該有更大的作用。教育是“傳遞社會生活經驗并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的過程,職業教育更是如此。然而,直到目前,衛生職業教育更多關注的仍是經驗的傳遞,而忽視了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隨著近幾年衛生行業對高學歷的要求,衛生高職教育愈來愈萎縮,甚至面臨著招生困難的問題。據此,本文提出以下應對措施。
二、高職衛生教育在經濟社會轉型下的發展策略
(一)樹立服務經濟和社會的使命理念我國的衛生高職教育長期以幫助學生畢業后能勝任崗位要求為出發點,而對于學生能服務于社會的理念提及較少。正基于此,目前我國培養的大批衛生人才,包括高職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依然無法很好地解決就醫難的問題。一方面是我國人口基數較大,隨著人口老齡化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造成就診人數逐年增加,醫務工作者服務基數勢必也會愈來愈大。另一方面筆者認為,由于我國衛生職業教育不夠完善,人民群眾沒有形成良好的就醫理念,而高職衛生教育又以引導學生掌握在某一特定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實用技能、專門知識為目標,在開始培養人才時就缺乏服務經濟和社會的理念。
(二)樹立服務經濟和社會的責任理念我國的衛生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確定在學生這一群體中,沒有將整個社會的醫療理念改善作為教育的責任之一。所以可以發現,目前雖然國家要求實施逐層診療制度,但是依然舉步維艱。全國的三甲醫院經常是人滿為患,而基層醫院就診人數則寥寥無幾。是由于我國的疑難雜癥在不斷增加嗎?似乎不全是如此,而是人們認定大醫院就是好的,無論大小病就要去大醫院治療。其實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使得專家們不得不花費較多的精力去處理基礎病情,從而對國家和醫院的投入造成損失。
(三)樹立“品牌”的理念我國的衛生高職教育目標是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人才。但是我國的城市化建設步伐一直很快,今天的基層可能就是明天的城市。所以,衛生高職教育不僅需要以基層培養人才為目的,更需要以宣傳正確的診療理念為己任,逐步樹立自己的品牌。不是宣傳器械、不是宣傳藥品,只是傳遞正確的診療理念和保健意識。在此過程中不斷鍛煉學生的個人素質,同時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盡早達到學以致用。
(四)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我國衛生高職教育的使命之一是:積極為所有醫學學生提供在知識和技能上提升的機會。這種學習的機會應該面向各類人才,以實踐為主,因此,這就要求學校在設備上進行大量投資。然而每年的在崗人員培訓絕大多數是醫院各自為政,或者衛生部門委托醫院進行培訓。有些衛生高職院校雖然也在舉辦培訓活動,但是從品質上來說比較遜色。今年全國各地正在結合當地情況積極進行高職教育改革,如開展職業教育活動周等活動。這是對職業教育的重視,更是對職業教育的再認識。所以,作為衛生高職院校要抓緊機遇,積極完善認識、改革學習方式、擴大受教范圍,為我國衛生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1.將衛生職業教育的課堂討論放到社會上,放到宣傳和群眾的咨詢交流當中去。這也是對使命理念和責任理念的實踐體現之一。要求教師必須有過硬的臨床經驗才能將復雜的醫學問題通俗地介紹給學生,再由學生通過不斷鞏固,掌握后到群眾當中去宣傳,如此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才能為臨床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并在群眾不斷的咨詢中宣傳良好健康的診療和保健知識。為到達良好互動預期效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工作:第一,“雙師型”教師要達到一定比例,甚至要達到全員是一線人員或者熟悉一線工作的目標。第二,改革衛生職業教育教材,豐富教材內容和形式,把宣傳資料有選擇地分發給群眾,達到全民教育的目的。第三,準確把握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宣傳,如打工人員較密集地區就要選擇進場或工友休息時間,針對候鳥式遷移人群區就要把握在人員密集期。其目的是進行最有效、最廣泛的宣傳。第四,政府的積極引導和監管,使每次活動都有效果、有成績、有保障。
2.衛生職業教育的層次不斷提高,內容不斷更新,人員范圍不斷擴大。衛生職業教育院校在某些地區有多家,按照資源充分、合理利用原則舉辦不同的培訓學習班和學習內容。內容適應當地情況,緊跟時代的發展需要,讓參加學習者通過學習可以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效果,讓從事醫療的人員自愿接受終身教育的培訓而非強制性。其目的是強化質量和效果,使整體職業教育形成“品牌”。如在衛生高職院校內的各類培訓中心、示教中心等。發揮衛生高職院校在我國的優勢,積極聯系國際知名醫療機構建立地區的職教中心乃至國家的職教師范院校。
三、結語
衛生高職教育的發展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充分了解本地區人們的健康需求,以及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制定衛生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努力培養高素質醫學專門人才,同時將大量的醫療保健知識傳遞到人群中,達到全面教育的效果,使衛生高職教育更好地為本地區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明星,張天生.青海省職業教育發展現狀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10-14.
[2]許金招,左曉琴.貢獻度視閾下高職教育面對經濟社會轉型的發展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3(36):42-43.
[3]申家龍.社會學視野下的職業教育:內涵與特征[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3(16):24.
[4]蔣甜甜.談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的適應性[J].教育與探索,2011(12):32.
[5]馬樹超,范唯.高職教育:為區域協調發展奠定基礎的十年[J].中國高等教育,2012(18):52-53.
[6]喬松靈,唐定興.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與調適[J].連云港化工高專學報,1997(5):55-58.
[7]王偉.高職教育服務城鄉經濟研究綜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8):74-75。
作者:馬嚴俊 單位: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